《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9-08 星期日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人文经济的三维探赜

作者:贾丽桓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75   发布日期:2024-7-22

摘  要  人文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发展新范式,成为当前重要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课题。从生成逻辑来看,人文经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提倡人文主义、加强人文关切、弘扬人文精神,是打破经济增长人文悖论,站稳人民至上根本立场,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理论内涵来看,人文经济的实质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体现为人文经济使经济发展从资本向人文导向转型,理顺了物质与精神的内在关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进而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从实践指向来看,人文与科技融合、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与经济互融互促,是激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动能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人文经济;融合发展;文化;经济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由此,围绕人文经济学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直面人文经济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的三维视角,深入把握人文经济学的生成、建构以及运行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生成逻辑:人文经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

人文经济并非沿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脉络,而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石,打破了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人文经济的价值缘起于“人文关切”,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文经济以人文精神为支撑,兼顾“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

(一)以人文主义为基石,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依靠数理工具和实证技巧得到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其忽视“人文主义”,不免机械地陷入“数学逻辑形式主义”和“工具理性”,并认为人文因素将制约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致使其解释与现实存在严重背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与政治学教授希尔顿·鲁特在《全球经济的颠覆性变革——复杂经济学的根源、结构与竞合》一书中提出,“基于线性思维和公式推导的新旧古典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塑”。随着人们逐渐发现推崇“效率至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难以解决许多经济问题,部分经济学家呼吁在经济学中应充分考虑人文主义。

人文,指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将人视为世界中心。相较于机械数理,人文包含价值判断,比如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历史上诸多著名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休谟等学者均围绕人文主义提出相关代表性主张。在关注人文主义的经济学家与思想家中,马克思曾明确提出过“人文经济”术语,其思想主张是引领人文经济发展的先驱。马克思主张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归宿,这使得其经济学思想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藩篱,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囿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不同,人文经济应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解读人文属性,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入人文主义考量。然而,西方主流经济学长期存在人文悖论,将科学与人文视为二元对立。对此,康德等学者也提出,应为人文留有空间,才能够超越现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卸下了传统思维枷锁,将科学与人文辩证统一,打破了西方经济学将科学发展与人文精神二元对立的研究框架,为人文经济学注入多元交互的研究范式。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情境下的人文经济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将人文主义作为基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打破经济增长与人文属性的二元对立悖论。

(二)以人文关切为旨归,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人文经济并非在经济学中简单融入人文属性,而应将其置于人类发展及文明进程的宏观情境中理解与把握。人文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即把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实现视为至高无上的首要目标。因此,人文经济应以人文关切为价值遵循,尊重与认可人类需求的多样性,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文经济”的研究正当其时,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将社会全体成员的福祉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首要的位置,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惠及逾十四亿的人口,从“基本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民,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够超越物质与制度现代化的层面,实现人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整体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以人文精神为支撑,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从人文经济视域出发,社会发展既要实现物质生产,又要实现精神富足,二者均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然趋势与前进方向。

西方资本主义带来了“物质主义”的盛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崛起,货币成为衡量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增大、物欲横流、享乐奢靡、私欲膨胀、精神贫乏等,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与幸福体验。马克思曾以“拜物教”批判性地指出只重视物质对世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他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偏废,二者关联密切、互相影响、辩证统一。纵观人类发展史,既要重视发展工业、提升科学技术等生产力水平,也要重视人文教育领域的探索与进步,这样才能避免陷入被物质支配的重重困境之中。

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正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密不可分、绵延发展的写照。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财富。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是文化汇聚地,更见证了所在区域经济、科技事业的迅速腾飞。苏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杭州被誉为“人间仙境”,两座城市丰富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令人流连忘返,同时亦均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在2023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苏州位居第二,在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肩负重任。苏州工业产业门类齐全,拥有35个大类、172个中类和513个小类的工业门类。其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与先进材料产业产值更超过万亿元。杭州作为中国互联网经济中心,科技创新力量雄厚,汇聚了阿里巴巴、物产中大、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世界500强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古往今来,浙江人敏于挖掘文化传统中的经济元素和商业契机,善于向经济活动中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此外,长江与黄河也是我国人文经济发展的重要映照。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传承着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千年文脉;黄河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发展,弘扬着河湟文化、河洛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这些地域经济命脉与人文情怀兼具,巧妙地将人文经济在经济和文化各个维度上相互衔接,并成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关键节点。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文经济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使全体人民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二、理论内涵:人文经济的实质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指出,“‘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由此观之,从人文与经济的内涵关系出发,人文经济学应当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合的新发展观。基于此,人文经济的实质在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从发展内涵层面看,人文经济对经济发展实现了科学引领,从资本导向转型为人本导向。从理论关系层面看,人文经济理顺了物质与精神的内在关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从发展脉络层面看,人文经济赓续了人文基因,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一)引领经济科学发展,从资本导向转型为人本导向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其现代化之路往往是无休止、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即属于资本逻辑主导之下的无序扩张。在资本导向之下,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倒置,“以物为本”代替“以人为本”成为主要逻辑,人的主体地位与利益福祉被严重消解。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依托于资本导向,突出资本的逐利属性,缺乏人文关切以及对人文价值的关注,资本凌驾于人民之上。久而久之,资本导向下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呈现出一系列系统性失调。比如,其经济决策系统将掌握在以少数精英为代表的机构或阶层手中,人民群众话语权被剥夺;其要素系统中,劳动力同土地与货币要素一样被过度商品化,社会对私利盲目追求,对公共利益日益漠视。此外,由于资本被奉为圭臬,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将日益突出,暴富乍富成为社会追求,人民将幸福感建立在金钱获取的基础之上。

相对而言,人文经济则强调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人本导向之下,即“以人为本”,厘清发展是为了谁、应依靠谁、发展成果应由谁共享等一系列命题。在人本导向之下,人的主体地位与社会福利被置于最高地位,物被置于客体地位。因此,这些特征使得人文经济能够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挥人自主性的科学理念。人文经济引领下的经济发展主张是科学有序的,它强调了人民立场,尊重了人民智慧及其对价值的创造过程,并且承认发展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在人本导向下的经济发展,对人的看待超越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人不是被物化的,而实现整体社会成员的福祉最大化被视为发展的重要目标,透过“人”为载体的现代化,真正实现人文对经济发展的赋能增效,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二)理顺物质与精神的内在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根据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文因素往往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即存在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这种相对狭隘的视角,并未得到全球经济学者的认同。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包含人文因素的上层建筑,包含人文因素的上层建筑也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同时,随着AI、克隆等尖端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若不将人文因素充分置于考虑范围之中,人类最终将面临毁灭性灾难。类似的,人文经济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协调,并将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世作为物质与精神相互协调的重要手段,从而理顺了物质与精神的内在关系。

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发展视域下另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传统话题。然而,要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并非易事,往往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经济效率的提升依托于生产力进步以及资源的高效配置,而社会公平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均贫富,而是建立在社会公众能够获得公正机会、资源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下,相较于公平,经济学家更常将视野聚焦于效率。他们认为,效率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依靠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在市场经济下,通过价格机制这一“无形的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能够使资源配置效率最优。而对于社会公平,这些以资本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往往欠缺足够的关注。相比之下,人文经济则弥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文因素的忽视,在理论内涵上更强调人文因素与经济发展的互相生发。一方面,人文经济强调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均以人为载体,现代化发展要依靠人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人文经济强调将民生作为发展中心,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与期盼。综合来看,这些使得人文经济在重视效率的同时,亦能够兼顾社会公平。

(三)赓续人文基因,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追溯发展源流,尽管如今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鲜见人文因素,但经济学在诞生之初便蕴含人文基因。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反对宗教、倡议思想自由、肯定人为世界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与波兰洛布林汇集了穆尼埃、马克斯·舍勒、雅克·马利坦、马塞尔·马尔丹等经济学家。尽管他们主张各异,但均秉持着人的尊严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得到尊重这一共同信念。

随着数理实证量化走进经济学,人文属性缺失逐渐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相较于机械数理,人文因素蕴含价值判断,并且难以量化与控制,因而逐渐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忽视。越来越多经济现象也印证,以市场经济和供求法则为代表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难以给出合理解释。相较而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充分考虑了人文因素,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成功超越。

中国在不断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立足本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积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人文精神与人文关切的重要性已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切实印证,经济发展不能脱离人文因素。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延续理应坚持并重视以人为本,坚定发展人文经济。人文经济立足于中国经济实践,提高了对经济运动的认识,提高了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力,进而不断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三、实践指向:人文经济激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动能

人文经济将人文价值作为基本尺度,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人文与科技相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以生态环保为发展支撑点,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以谋民生之利为落脚点,人文与经济互融互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人文与科技融合创新,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进行指导。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概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着力点。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从生成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相较于马克思所指的传统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作为人的劳动者是三者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如果缺乏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跃升,缺乏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队伍,新质生产力便无从谈起。因此,人文与科技融合创新,将极大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逾14亿的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具有较为丰富的劳动者要素。同时,中国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为人文精神的培育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如果能够将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科技与人文元素相融合,不仅有助于培育新的消费需求及市场空间,提升劳动力人口素质,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科技价值、社会价值乃至文化价值,从而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进入良性循环。

塑造科学研究向善尚义的正确导向,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研发绝不能脱离人文伦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要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向上,更应注重引导新兴科技向善发展。将人文因素融入科技创新,有助于弥补传统科学研究重成果轻伦理的问题,从而保障新质生产力实质作用于高质量发展,使科技赋能落到实处。

(二)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此,党中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过追求经济发展而付出沉重环境代价的过程。我国的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蓝藻等生态环境污染事件,无不说明不计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违背正常发展规律的,不仅生产力遭到破坏,而且难以持续。尊重自然与生态,客观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依靠科学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长期向好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代人发展需求的满足,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为代价。站在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向绿色低碳转型。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融入人文因素,兼顾子孙后代的发展绵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人的行为限制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可承受的限度内。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捷报频传。“禁塑令”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光伏产品逐步推广,碳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能源与交通运输的融合亦日益密切。未来仍要牢固树立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三)人文与经济互融互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价值蕴含出发,共同富裕不仅仅包括物质生活富足,也包括精神生活富有,即全面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立足实践层面,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文与经济互融互促,努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在物质生产方面,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激活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持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人文与经济融合共生,协同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激活人才创新动力,不断打破对短期利益的逐利行为,转而形成长期视角并树立合作共赢思维,丰富精神文明内涵,增强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在人文经济视域下,精神与物质相协调,有利于促成良性发展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舆论氛围与文化形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亦能反哺于物质文明建设,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物质期待以及精神文化需求。

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视角,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文与经济互融互促,其发展结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落实于实践,人文和经济相互影响,在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中,均体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文因素的充分考虑。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只有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建设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内核才能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共同富裕才能落地,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丁涛.西方经济学意识形态批判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发展[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7(05):92-103+116.

[2]罗玉辉,张志.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离经济现实越来越近了吗?——以自然实验和可信性革命为例[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4,15(01):176-202.

[3]樊浩.人文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01):5-14+150.

[4]任平.深化研究人文经济学:方向抉择、当代使命与未来前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01):1-10.

[5]任平,李扬,战炤磊,等.人文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密码(笔谈)[J].探索与争鸣,2023(09):144-158+180.

[6]王晓静,刘士林,杨珺涵.人文经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3(09):41-50.

[7]新华社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课题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智库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3:12.

[8]希尔顿·鲁特,刘宝成.全球经济的颠覆性变革——复杂经济学的根源、结构与竞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10.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

【责任编辑:马玉】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八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