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
摘 要 文化主体性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精神信仰的坚持与发展,关系着文化传承与文化活力。新时代以来,面临“两个大局”的深刻变化,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迎来新的冲击挑战与发展机遇。在此复杂态势下如何坚守中华文化样态特质,如何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成为一项紧迫且必要的时代课题。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应当在坚持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焕发深刻的文化自省和塑造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的应然倾向基础上,从方向维度、内容维度和话语维度进行重点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巩固培育;应然倾向;实践探索
文化主体性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是指人们在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享用文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具有自觉性、自省性、自信性等价值理念的存在状态,是文化思想和实践不可或缺的立场,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鲜明文化特质和灵魂标识。“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如何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成为当前重大时代命题和学界研究热点。正如德国著名政治家赫尔穆特·施密特所述:“我们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不要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传承抛进受忽视的角落。”[2]
一、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形态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确证,文化主体性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文化磁场效应,能够推动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有助于构建具有丰厚底蕴思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3]
(一)文化主体性为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根本依托
巩固和发展文化主体性有利于人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内核,是推动构筑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近代以来,沉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经历了由文化自负到文化自卑的心态转变。中华传统文化过时论甚嚣尘上,西方文化却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崇拜,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遭受空前未有的挑战。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度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新时代巩固培育文化主体性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保护和传承、借鉴和吸收中坚守文化本根、彰显文化特色,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二)文化主体性为加强党的领导注入文化力量
文化领导力是党领导力量的重要构成,其实质是文化价值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体现。文化主体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彰显,是增强党的文化领导力的关键所在,能够为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着许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等朴素的治国理政元素,这对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具有重大借鉴价值。其次,革命文化暗含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构成了新时代党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带领全体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形成的智慧结晶,在萃取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的优质治国理政观念的基础上,创新性生成诸多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视野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展现出强大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表现。
(三)文化主体性为增强国家认同奠定文化基础
国家认同是人们对所属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政治法律、道德信仰的自我识别,是自身主体与国家所荷载内容的同一性互映。一般情况下,统治阶级为维护巩固政权或达成某些政治目标,就需要一种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事物来赋予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文化作为“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5]是一种能够有效把群体聚集起来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主体性的基础层,是指对文化主体性地位和身份的确认。尽管学术界尚未对文化主体性概念达成统一共识,但总体认为其内涵包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民族内外部文化的交流互动、民族文化在文化传承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辨别、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文化认同还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前提,与所属族群和国家政治活动密切相关。当文化认同与族群和国家认同基本重合时,常表现为单一民族国家。而当出现重合或交叠时,往往表现为多民族国家,交叠部分越多,国家认同就越强。因此,没有文化主体性,就不会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深刻广泛的认同,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也只会成为空中楼阁。
(四)文化主体性为促进文明交流提供坚实支撑
中华文化有着鲜明的“世界识见”,始终以世界眼光、世界意识、世界胸怀对待域外其他民族文化,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是其具备的突出特性。世界文明交流初启,中华先民就开辟出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和佛教东传的信仰之路。东亚世界体系形成后,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和“册封体系”,使周边各受封国一些风俗,在本土成为新型时尚,风靡一时。伴随蒙古帝国崛起,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达到前所未有规模,“声教渐被,无此疆尔界”。工业革命后,中华文化在处理西学与中学、新学和旧学关系中创造性重建,一直延续到今天。文化主体性强调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保持主体自我,彰显自身特色。当前,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各类文明之间的交融渗透进一步加剧。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明交流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本心,坚守文化主体性,增强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战略定力。
二、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应然倾向
文化本体支撑着文化的主体性和先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本身是完全独立的,本质上它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发展会显著加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信奉”“现代化提高了社会的总体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鼓励这个社会的人民对自己文化的信心,从而成为文化的伸张者”。[6]当前,面临“两个大局”的复杂社会形势变化,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应当表现为推动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焕发深刻的文化自省和塑造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这三重应然倾向。
(一)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首要表现,是其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础性前提。它要求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理论内涵、突出特性、发展趋向等进行自我认知确证,是一种对待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客观态度。长久以来,受控于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地位,其衍生文化传统及话语体系潜移默化地主导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也影响制约着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自知之明。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警惕以西方价值坐标来定义我国文化发展事态的出现,时刻坚守中华文化价值立场,树立高度的思想自觉。“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7]
新时代文化自觉主要包括明确中华文化来源与基础、明晰其文化内容与特性、认同其文化谱系与精神、探索和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四个层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8]中华文化是融合中华各地域、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总和,既包括古老神秘的原始符号图腾、巧夺天工的建筑雕刻艺术、生肖象形的华夏文字、灵巧实用的科技发明等物质形式,还包含史书典籍、散文绘画、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思想经典,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品。中华文化发展实质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和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成就新辉煌。要注意的是,这里文化自觉所强调的“关注本土文化并非为了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本土文化的界限之内,而是为了在了解自己的前提下,寻求不同人文类型和平共处的途径。”[9]
(二)焕发深刻的文化自省
文化自省是指对本民族内外部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鉴别与发展,是文化主体性的必要环节,也是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最有力体现。中华文化因容纳而成其大,因调适而成其久。因而,文化主体性还表现为树立深度文化自觉之后焕发深刻文化自省,即正确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新时代文化自省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审视和外来文化的理智思索,是辩证法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深刻体现。一方面,文化自省意味着清醒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10]不仅是古人天下观、社会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体现,还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是需要予以继承发展、守正创新的内容。此外,“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11]对待这些封建性、落后性的糟粕文化应当予以清醒辨析,剔除鄙弃。
另一方面,文化自省还意味着对外来文化进行客观评判,去伪存真。世界上不同历史和国情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共同谱写了荟萃繁荣的人类文明华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2]“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3]因此,在坚守自身文化主体地位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批判、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就构成文化自省的又一重要内涵,是文化主体性思想的重要表现。
(三)塑造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自强是指对中华民族文化过去、现在和未来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毅信心,是文化主体性最终实践导向与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自信”进一步深化至“文化自信自强”。这充分彰显了党的高度文化主体性思想与精研深思,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和现实、党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集中表现为对新时代文化发展指导思想和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自强。具体来说,一方面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事业的根本指导地位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4]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变革进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多维实践,形成中国化时代化文化创新成果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自强还表现为对新时代文化发展道路,即对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深度自信。中国式文化现代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模式,“既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又是文化传统的超越和创新”,[15]它从理论逻辑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世界上逐渐获得话语权,中国文化能深度参与到世界历史文化的塑造之中。因此,文化自信自强还表现为在全球文化图景中始终坚守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发展模式,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特色坐标。
三、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路径探索
自古迄今,针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大致提出过四种方案,分别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东方文化主义”“中国本位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应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方向维度、内容维度、话语维度综合施力,具体对策如下。
(一)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强化中华文化深度认同
新时代以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以两种制度、两种道路为核心的竞争更加激烈,反映在文化领域表现为西方文化不断渗透,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地位受到冲击。为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主流思想舆论和文化建设。通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力,将其自身确证的价值观念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并依托其特色的强制拒异力,促使社会全体成员对中华文化形成普遍的认同共识。具体来说,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坚实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一般哲学层面承认人的主体性,它还尤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作为能动主体,自觉承担起巩固发展文化等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主体性等问题提出系列论断,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开展方向。要自觉运用这些政策方针作为统领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工作的思想旗帜,深度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创新文化发展思路、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建设具有显著独特性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
第二,切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的主导权。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站在推动文化发展、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富裕的全局高度,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党政齐抓、文化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针对社会各类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要严格贯彻落实属地管理政策,切实加强各类文化阵地的有效管理,为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建成文化强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第三,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营造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良性社会舆论环境。新时代中华文化内容、种类、形式与以往相比呈现出许多变化,这对阵地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6]因此,当前要积极顺应新时代文化发展潮流,占据网络思想文化舆论阵地制高点,以此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入侵。
(二)汲取传统和“他者”文化营养,丰富中华文化内在底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特征是其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创新是社会意识规律运动的必然要求。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呈现,其主体性也应当顺应这一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7]
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适用性,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既不能食古不化、毫无选择、生搬硬套,也不能食洋不化、照抄照搬,要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质异域文化交融基础之上,与新时代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对中华文化独特性创造。对待传统文化要秉持科学、礼敬的客观态度,传承创新,充实赋予其崭新内涵和表达形式,从而使中华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协调。同时,还要主动与其他异域文化开展“生成性对话”,在认真辨别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启发,不断为我所用。
首先,要以中国式文化现代化为引导,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变和重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较注重整体性、稳定性和趋同性,要想向其注入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应当积极推进其实现由政治本位向经济本位、伦理政治向民主政治、侧重集体向个人与集体统一兼顾的转变。其次,要推动中华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交融中创新发展,“文明在封闭狭隘中只会自我窒息,唯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18]要在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吸收借鉴其他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最后,还要深度推进文化制度现代化的发展转变,不断完善文化管理和文化创作者的人才激励机制,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清除文化领域存在的“思想僵化”“体制僵化”等问题,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发展创新力。
(三)构建中国文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中华文化标识特色
“话语”原指在社会语境中人与人沟通形成的具体言语,后经葛兰西、福柯等学者延伸阐述,与意识形态、社会性权力等术语挂钩,即通常所说的话语权和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共同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支撑。因此,新时代应当积极推动构建同我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相适配的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助力巩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
当前,现有国际文化话语场域存在着严重的西方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化场域地位不断跃升、话语权优势逐渐扩大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场域试图操控世界文化发展规则,整体呈现出“西话主导、西强东弱”的国际话语叙事格局,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9]为此,要做好优化中国文化话语内容、创新话语叙事方式、健全话语效果评估机制等工作。
首先,要在找准中外利益交汇点上丰富拓展中国文化话语内容,积极参与世界性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的设置,还要结合我国文化实践,积极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新概念、新表述,向世界塑造底蕴深厚、多样和谐的文化大国形象。其次,要在中外情感共鸣点上创新中国文化话语叙事方式,引导其他国家受众准确理解中国文化。此外,还要利用好国际网络传播平台,用好、用活以现实文字、声音、影像和网络互动耦合的多模态文化传播媒介。最后,还要健全文化话语效果评估机制,塑造高标准、规范化、易操作的多维评估体系。从而,实现文化传播内容与传播品质相兼顾、传播范围与传播频率相平衡的文化传播效果。
总之,“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20]面对当前全球化趋势的纵深演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更高发展,如何坚守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时代论题之一。对此,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应当在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信自强的倾向基础上,从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汲取传统和“他者”文化营养、构建中国文化话语叙事体系等方面综合施策,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3][17]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9,8-9.
[2][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2.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49.
[5][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
[6][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8.
[7][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11.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02).
[9]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8.
[10][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16.
[12][1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28,480.
[15]夏海燕,薛君.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机理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03):33-40+6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0.
[18]韩升.全面理解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基本进路[J].学术界,2024(03):5-12.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
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编号KYCX23_2584)暨同名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义问题研究”(编号2023WLKXJ15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玉】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