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理论溯源、思维向度与提升路径
摘 要 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载体,突出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超越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代表了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根植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历史背景,具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向度去认识和理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对现有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调整,以系统化改革释放生产力发展动能,以独特制度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以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社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新发展理念;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丰富实践内容的新概念,为实现生产力水平的跃迁提供了新思路。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体系。因此,有必要就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内在逻辑、思维向度以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展开探讨,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溯源
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生产力水平的跃迁提供了新思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根植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历史背景,具有多重内在逻辑,需要从多个层面认识理解。
(一)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与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一脉相承。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会议决议和重要文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四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各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均以各种形式的提法强调高科技领域创新,支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能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影响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相应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上述路线、方略和政策举措的相继出台,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
(二)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的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从理论逻辑看,原有的生产力理论将生产力发展作为人民福祉增进的唯一标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一方面,传统生产力理论强调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不考虑生产力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无法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契合,需要转向在尊重、适应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知识、信息、制度等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呈现出递增趋势。主要通过两类途径发挥关键作用:一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二是催生出新的劳动资料和工艺方法。这也在理论上要求将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进一步拓展,并逐渐向现代科技因素倾斜侧重。此外,尽管生产力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但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传统生产力理论诞生于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生产力,没有考虑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等社会现象,而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实践。当前,适用于物质生产阶段和工业化的传统生产力理论无法全面指导我国发展实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理论必将应运而生。
从历史逻辑看,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不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和方向,不主动消解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传统生产力水平就不可能发生跃迁并产生质变,高质量发展更会成为缺乏支撑的空中楼阁。从历史逻辑看新质生产力发展,还有一大不容忽视的视角,即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在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来吸引外资,如通过各种形式的开发区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出口导向,大进大出。在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先进技术往往会被发达国家封锁设限,外商进入中国布局的领域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生产装配环节,并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不利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整体来看,此前一段时期内所实现的高速增长主要由于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而非技术进步拉动。然而,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亟待进一步调整与重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变化,除资金以外,高新技术和前沿科技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想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就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助推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构筑竞争新优势,储蓄发展新动能。
从现实逻辑看,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冲突对抗加剧,国际形势进入新常态,科技竞争的决定性意义愈加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顺应现实所需的选择。过去经济发展更多注重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因素适应和融入既有产业链分工格局,忽略了对先进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以至于在一些核心产业领域仍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面临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环节的“卡脖子”问题。随着传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逐渐消减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凭借低端生产要素取得贸易优势已不再可行。作为市场需求巨大、产业门类齐全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具有从市场需求到高质量供给、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从传统产业到产业升级的优势。把诸多优势整合转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着眼新赛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减弱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唯有大力培育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中掌握发展主动权,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理解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思维向度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理论成果。要想更好地理解和科学把握这一概念并用以指导实践,还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涵。
(一)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辩证统一性
作为矛盾分析法与中国社会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应用,二元辩证分析法同样适用于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了其中“新”的因素,与之相对应,生产力当中还包括“旧”的传统因素,需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前后继起的关系。
应当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域大多还集中于传统生产力范畴。传统业态在现阶段还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压力,特别是能够满足现存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也能催生出适合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岗位。二是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成熟的传统产业能够从源头上预防产业空心化和经济脱实向虚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可以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话语权。三是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例如,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成熟的应用场景和试验对象。与此同时,“新”与“旧”的更新迭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非依靠外力便能瞬间完成转变的。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对产品需求提升而渐进达到的。要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来科学把握这一过程,切忌一刀切和一边倒,避免强调“新”而忽视“旧”,发展“新”而排斥“旧”。
(二)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深刻变革,引导生产关系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从而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生产关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正如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当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能够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调动各方主体参与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举措,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三)新质生产力与科技革命的辩证统一性
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其自身规律,每一次生产力的变革都是由科技革命引发的。从萌芽到诞生、由量变到质变,并最终实现对传统产业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破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从生产力要素的具体构成上看,在新质生产力概念下,生产力三要素有了新的内涵:一是新的劳动者,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劳动者的主体;二是新的劳动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物质、新材料和数据资源等成为重要劳动对象;三是新的劳动资料(劳动工具),随着各类前沿技术的涌现,传统劳动资料与高端装备、先进设备相结合,极大提高了社会全要素生产率。
综合而言,新质生产力以第三、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载体,突出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超越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代表了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是一种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未来发展趋势,更加符合新发展理念导向,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类型,具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高效化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三、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升路径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科技创新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因此,要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要求,对当前生产关系中不合理的制度和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以系统化改革释放生产力发展动能
第一,要素市场改革。要素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创新要素进行集聚、扩散和配置的平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是企业创新活动得以顺畅进行的基本保障。高标准要素市场建设将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提供信号指引,为生产力提升奠定微观基础。为此,需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和法治体系建设方面进行长期不断的努力改革,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制约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减少由偏向性政策引致的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做多新质企业增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带来的需求抑制效应会阻碍需求规模的扩展和需求结构的升级,致使市场对新产品或技术缺乏有效需求,进而削弱了企业投身创新生产的动机。因此,需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激发消费活力。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国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起着压舱石作用。应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让国企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首先,要改革国企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考核,处理好短期财务目标和中长期技术创新目标的平衡。其次,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消除领导决策和科研团队在开展相关工作时的多重顾虑。再次,还要完善薪酬分配改革,建立以知识和技术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最后,健全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保持人才队伍和研发活动的稳定性、持续性,减少因负责人轮换对创新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稳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盘。
(二)以独特制度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更好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创新活动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资本市场的扭曲不仅会通过扭曲技术交易价格抑制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有效需求,还会通过金融要素扭曲,降低企业自身的创新需求,导致企业偏向于从事短期的生产性活动。为此,在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也要着力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输血功能,找准金融支点,提升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实现财政与金融协同发力,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
第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产生离不开庞大的人才队伍支撑。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生产力提升的基础支撑。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持续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围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网络)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完善各类人才战略布局。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对外引进、联合培养和自主培养相结合,促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的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充分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和传播效应,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大国和学习强国,加快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持续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
第三,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作用,对各类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优化,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设,集中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跨部门的优势力量,建设一批能够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要素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创新效率。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强创新活动的市场环境建设,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成立不同类别的专门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好中介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效率,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之路。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
(三)以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空间载体,各类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是促进生产力提升的必要保障。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区域分化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阻碍了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在充分考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生态环境条件约束、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格局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优势互补。着力加强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整合各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构建起各大地区间、城市群之间、省际间、省(市)域内部以及各主要城市间的多层次协同创新网络,推动形成多区域创新合力。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是支撑,产业是基础。要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以产业变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统筹整合各类产业集群项目,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载体。依托城市群、都市圈(区)和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推动重要产业、优质资源和关键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重要区域和核心城市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行为主体的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结合,提升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已经形成的传统集群,要通过集群内部治理密切主体间的关联,从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集群集聚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以社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聚焦文化土壤培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在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科研环境建设,打造国际化开放创新生态。以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为依托,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共同挖掘创新增长潜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抓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进双边、区域以及多边合作,实现对外交流破冰拓圈,实现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缓和、稳定乃至向前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国际环境,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产关系调整赢得更大空间,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开艳,陈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性分析[J].学术月刊,2014,46(08):97-105.
[2]刘志彪.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挑战与对策[J].学术月刊,2023,55(04):82-90.
[3]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4]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3(11):59-66.
[5]任保平,王子月.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7(06):23-30.
[6]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
14(06):127-145.
[7]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46-159.
[8]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12):16-25.
[9]程恩富,陈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14-23.
[10]苏玺鉴,孙久文.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重点方向和实践路径[J].社会科学辑刊,2024(01):126-133.
[11]洪银兴.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经济学动态,2024(01):3-11.
[12]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02):15-24.
[13]孟捷,韩文龙.新质生产力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经济研究,2024,59(03):29-33.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马玉】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