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摘 要 “融杭接沪”战略是海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的主动选择。二十年来的“融杭接沪”实践使海宁平台能级不断提升、产业承接卓有成效、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接轨不断深化,“沪杭同城”效应不断增强。当前,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多、产业发展能级低、地缘城市竞争大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海宁实践,县域城市要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须从明确发展定位、突破发展壁垒、搭好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融杭接沪”;县域;海宁
一、引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一体发展可以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整个区域的政策协同度和经济集聚度,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海宁地处杭州和上海中间,积极融入沪杭是海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意。早在2002年,海宁就已提出并制定了“接沪融杭”发展战略。2016年,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海宁将“接沪融杭”战略调整为“融杭接沪”战略,并确立为“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战略之一。2018年以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宁更是加快了“融杭接沪”的步伐,融入工作全面推进。2019年,出台《海宁市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20年,又相继出台《海宁市推进“与杭同城”暨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海宁市推进浙大国际联合学院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实施方案》《海宁市推进上海漕河泾海宁分区省际合作园区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二十年来的“融杭接沪”实践使海宁与“沪杭同城”效应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县城拥抱大湾区和融入长三角的独特成长之路。
二、海宁实施“融杭接沪”战略的优势及成效
(一)海宁实施“融杭接沪”战略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版图中,海宁地处长三角的核心位置;在上海的规划中,海宁已全域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在浙江省“四大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版图中,海宁处于大湾区的湾心区域,是大花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通道的重要廓道和节点,大都市区的重要功能组团;在杭州拥江发展的版图上,海宁是不可或缺的“左臂”北江岸;在嘉兴接轨杭州的版图上,海宁堪称桥头堡。总的来说,海宁从地理位置上有融入杭州和接轨上海的独特优势。
2.文化根基厚
海宁与沪杭同属长三角平原,深受吴越文化的影响,习惯相近,语言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尤其与杭州之间,彼此相融,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海宁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杭州定名开始,就归属于杭州,此后有1000多年时间,海宁都是归杭州管辖。因此,海宁与杭州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根基和地理认同感。
3.经济实力强
海宁经济基础扎实,是全国著名的皮革、经编、家纺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随着泛半导体、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海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构建出“早三篇”(皮革、经编、家纺)、“新三篇”(光伏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战略三篇”(泛半导体、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的产业特色。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8.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37.8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嘉兴首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前列,分别达到78874元和51411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16位,在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中排名第11位。
4.改革意识浓
海宁在浙江乃至全国率先走上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制度创新为主导的改革发展之路,市场活力持续向好。与此同时,海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放管服”等政府自身改革,成为浙江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营商环境最优的县级市之一,列入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两业融合发展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城市,为海宁深入推进“融杭接沪”战略奠定了重要的条件和基础。
(二)海宁实施“融杭接沪”战略的成效
1.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合作平台是推进“融杭接沪”战略的重要载体。海宁市当前合作平台主要有:临杭新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产学研合作平台、沪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临杭新区开建于2002年,开启了以“土地换道路”对接杭州的新篇章。2006 年,海宁在紧邻余杭区设立海宁市临杭新区。2007—2012年,临杭新区拓展为180平方千米的连杭经济区,定位为“海宁接轨杭州、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2016年,海宁与杭州签订区域战略合作开发协议,连杭经济区改名为杭海新区。2019年2月,杭海新区被列入《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同年10月,纳入钱塘新区战略规划范围。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开建于2009年,是沪浙首家跨省合作园区,开启了海宁接轨上海的新篇章。该开发区目前入驻企业104家,规上产值66.7亿元,作为省际合作园区示范区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产学研合作平台方面,海宁先后成立漕河泾科技绿洲、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科技园海宁园区、浙大国际教育合作样板区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其中浙大国际教育合作样板区,其建设方案由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推动海宁创新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沪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启用于2014年,目前全年营业收入超20亿元,引进的沪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占比超过30%,为海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要素支撑。
2.产业承接卓有成效
产业承接是推进“融杭接沪”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海宁利用“融杭接沪”相关机制,通过大力度招商引资,积极承接沪杭相关产业。据统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海宁累计引进市外内资5000亿元,其中来自杭州的占30%以上,居海宁市外地区之首。具体来说,第一产业引入了虹越花卉、俄乐岗苗圃、农科院科技牧场、许村泰瑞蔬菜水果基地等农业龙头企业项目,海宁成为沪杭鲜切花和绿化苗木最大供应基地。第二产业依托临杭新区等平台招引西子重工、娃哈哈、万凯新材料等一批知名杭迁企业落户海宁。依托漕河泾海宁分区引进中远物流、保捷机电、昱扬电子等国内外优质项目共26个,其中先进制造业14个,现代服务业7个,新材料新技术产业4个,上海转移的项目10个。第三产业主要聚焦于购物中心打造及旅游合作。购物中心方面,成功引进了百联奥特莱斯、艺博会家饰城、曼斯顿商业广场等。旅游合作方面,主要聚焦于引入沪资、杭资旅游企业,深入开展旅游推介活动等。
3.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是推进“融杭接沪”战略的重要支撑。与周边两大都市经济圈有关节点城市相比,海宁打造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融杭接沪”态势,与杭州、上海通过公路、铁路实现互通互联,是杭州半小时交通圈、上海一小时交通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在1.5小时车程之内可通达周边四大港口和六大机场。具体来说,海宁目前有沪杭、杭浦、杭州绕城东线、嘉绍高速和钱江通道5条高速公路过境,每天平均有50趟以上的列车通往杭州和上海。9条入杭城际公交线路先后投入运行。特别是总投资142亿元的杭海城际铁路已于2021年通车运行,与杭州地铁可站内换乘,实现与杭州的无缝对接。同时,海宁的公交城市通卡在杭州能够通用。另外,海宁南濒钱塘江,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大水系,具有通江入海的便利条件,当前已开通运行海宁尖山至乍浦港集装箱航线。
4.公共服务接轨不断深化
公共服务接轨是推进“融杭接沪”战略的重要落脚点。“十二五”以来,海宁市在医疗、教育等重要民生方面与沪杭不断接轨,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医疗方面,合作办医模式在全省领先。从2011年开始,海宁先后有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宁市人民医院等5家市级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等沪杭三甲医院开展合作,20多个重点学科进行合作,医务人员互动频繁,使海宁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另外,海宁加强与沪杭的医保互通。海宁是浙江省首个异地、跨省就医实时结算城市,目前凭借海宁市民卡就可以在杭州和上海绝大部分医院实现实时结算。教育方面,高等教育已先后引进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等沪杭3所大学院校;基础教育方面,海宁市有3家公办学校、1家私立学校和1家特殊教育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沪杭学校开展深度合作,探索集团化、项目化办学,以不断提升海宁教育质量。同时,海宁高新区实现与杭州的同城服务标准,以同城化不断优化平台环境,比如电信通讯与杭州实行同城计费,自来水、天然气等市政管网由杭州接入。
三、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障碍多
第一,行政能级还较低。县域城市,受行政等级制约,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统筹协调的权威机构和相应工作机制,跨区域项目阻力重重,协调难度较大。第二,行政壁垒难突破。比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沪杭地方政府会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优质企业进行干预,其郊区会成为接受辐射的“第一阵地”。海宁等其他县域城市,虽然在区位上与杭州具有很近的距离,但是仍然作为接受辐射的“第二阵地”。因此,资源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格局尚未形成,已有合作层次有待提高。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兴服务等领域的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县域城市招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等“大好高”项目较少。第三,推进主体和手段较单一。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主体为政府,企业、协会、商会及其他一些民间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还较弱,工作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不足,合作模式有待创新。
(二)产业发展能级低
第一,产业集聚效应不强。长三角地区的县域城市往往以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为主,产业能级总体不高,土地资源存在粗放利用的情况。比如海宁,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18.6万元/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也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7.1万元/亩。另外,海宁高能级产业平台缺乏,全市还没有国家级的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现有产业平台存在产业高端化、集约化不足的问题。第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当前县域城市企业大多数面临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投入较少的问题,另外,又因城市自身能级低、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弱、高质量的产业支撑不足等原因,作为创新基础要素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非常缺乏。虽然能够通过优惠的人才政策在短期内吸引一定的人才流入,但长期来说,县域城市的留人存在一定困难。
(三)地缘城市竞争大
第一,沪杭虹吸效应强。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城市之间交通更为便捷,既带来“同城化”效应,也产生了虹吸效应,使得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由小城市向沪杭这些大城市转移。当前上海致力于建设“五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杭州致力于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这些高能级平台的吸引力会更大,虹吸效应将进一步增强。第二,周边城市竞争大。长三角域内三省一市中的26个地级市及下辖县(市)甚至其他周边城市对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都铆足干劲,尤其对承接沪、杭等大城市溢出的产业及资源等方面,彼此之间的竞争将越发激烈。
四、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启示
(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明确发展定位
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明确自身定位,扬长补短,突出特色。一是坚持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比如海宁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立足区位优势与现有的规划建设基础,妥善处理“融杭”与“接沪”关系。在“融杭”方面,实现与杭州同城化发展,把海宁作为杭州的第十一区来定位,应该是海宁最现实和最优先的选择。在“接沪”方面,应以上海建设“五个中心”为契机,在深化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的基础上,做深、做精“飞地”经济,不断提升合作的内涵与外延,谋求与上海合作的新突破。二是坚持“循序渐进,重点突破”。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合作原则,不断积累“小胜”,形成正向激励,以推进向更深层次领域合作迈进。在重点突破方面,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加强攻坚突破,聚力打造一批体现各地区本地特色的重点板块和标志性工程。三是坚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政府明晰自身融入长三角的任务清单,营造公平竞争开放的市场环境,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形壁垒障碍。创新区域合作组织架构,探索组建以专业力量为核心支撑的专家委员会,加强跨行政区合作重大问题的统筹研究谋划。探索建立市场化导向、企业化运作的负责跨行政区合作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专项功能的区域性公共机构。鼓励各类商会、企业家联盟、产学研联盟、智库等机构参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多平台、多领域开展与沪杭等城市的合作。
(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突破发展壁垒
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强化顶层设计,突破行政壁垒的各种限制。一是开展协同治理,探索跨区协作。一方面,在破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跨行政区域难题时,县域城市要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磋商与协作,形成制度化协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交流合作。鼓励部门、园区与沪杭等城市对口部门建立友好关系。进一步完善干部挂职锻炼机制,组织选派干部赴沪杭等城市挂职锻炼和进修培训。二是力争局部突破,尝试断点融合。在现有体制机制条件下,可与沪杭下面的区主动对接,建立区片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区县联动,实现在政府服务方面的质量互认和资格互认等制度衔接;还可以与沪杭周边其他县市联合,抱团融入沪杭发展;也可以选择某一产业、某一行业、某一要素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逐步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搭好发展平台
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搭好发展平台,提升平台能级。一是抓紧提升现有对接平台的能级。比如海宁,应深化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建设,利用新一轮合作机会,进一步加强发展规划编制、产业转移承接和科技创新合作,成为承接上海高端制造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应放大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的平台优势,高起点建设鹃湖国际科技城,打造成为吸引沪杭人才的新高地、承接沪杭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平台、海宁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应全面推进杭海新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成为全省都市经济圈发展和跨区域合作的样板和典范。二是架设沪杭溢出的高端产业的承接平台。要以错位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契机及县市自身优势,加大对沪杭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溢出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高端制造企业的扩产项目和产业转移。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等形式合作开发项目,着力打造沪杭先进制造业转移扩散的承接区。三是搭建用好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进高科技的合作项目,实现与长三角大都市智库间的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积极发挥各类产学研平台作用,使企业零距离享用各类科技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优化发展环境
县域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优化环境,营造引人、留人、用人的良好政策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一是共建共育基础设施和规划。例如,海宁要加快杭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理念、建筑风貌、功能配置上要实现多规合一“一张图”,积极参与湾区空间整合,推动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功能定位、重要基础设施布局等规划落实,将高新区沿江区域打造为海宁对接杭州拥江发展战略的“拥江阳台”。二是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不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以开放、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来安家、落户。另外,继续强化拓展与沪杭的技术交流,做强做优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的中高端人才为县市所用。三是互通共享公共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一体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标、看齐沪杭医疗、教育、养老等优质资源,进一步通过合作共建、托管、建立分院(校)等模式,推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打通关键节点和堵点,逐步实现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与沪杭实现政策同城,连通“一张网”、结算“一卡通”和价格“无差别”。
结语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与沪杭大都市在发展中共舞,作为县域城市必须要有大胸怀、大视野、大思路、大格局,进一步增强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主动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保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力,科学规划、整体谋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形成与沪杭“产业关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落到实处[N].光明日报,2019-12-02(1).
[2]周仁标.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治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56-63.
[3]卓勇良.县域经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浙江海宁为例[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0(01):4-7.
(作者系中共海宁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易玉洁】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