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江苏区域发展的新图景
摘 要 全方位、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将给予江苏区域发展更多的良机。江苏需要紧扣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更高水平上提升苏南引领型发展的能力,加快苏中融合式发展的步伐,探索苏北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积极构建沿宁杭线发展轴线,全力推进淮海经济区的崛起,优化扬子江城市群的功能。通过设施建设的系统化、产业转移的有序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化,使江苏深度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江苏;区域发展
由于地缘相近、经济互补、文化相通,长三角地区具备一体化的内在需求和现实基础,因而成为我国最早实践区域一体化的地区。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 5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长三角一体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纵深阶段;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江苏区域发展具有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差异显著的经济梯度。为了控制经济发展失衡、区域贫富分化,江苏一直致力于区域的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江苏将提升自身发展的内生凝聚力、外向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引领力和组织协调力,绘就以人为本、均衡有序、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的区域发展新图景。
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江苏区域发展的新机遇
2022年,江苏省GDP占长三角GDP的42.3%,是长三角地区名副其实的“实力担当”。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将通过共绘“一幅图”、共下“一盘棋”、共建“一张网”,重组经济空间结构、培育新型发展动能,构建科学的空间发展格局,而这一系列活动也将对江苏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产生深远影响。
(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将推进区域互动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和“高质量”为关键,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与示范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构建起多层次、多样化的经济合作制度,制度分为决策、协调、执行三个层面,确立了“领导座谈会明确任务方向、联席会议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和重点专题组具体落实”的运行框架。长三角地区还制定了两期“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于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领域,共同推进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不断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动能。长三角官方经济合作与协商制度的完善,将保证各地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会对区域整体利益产生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阻碍。
(二)一体化的资金供给将调和区域关系
2018年,长三角成立了“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同时,长三角地区还设立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项基金,重点投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创新体系构建、信息系统共享、园区合作等领域,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种子基金的“资本杠杆”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建立合理的税收利益共享和征管协调机制,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建立省际互认的征收管理制度,构建税收信息沟通与常态化交流机制。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界定流域生态保护区,合理确定转移支付标准,监督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一体化的资金供给与横向转移制度的建立,也为江苏跨区域的资源配置与要素流动提供了相得益彰的环境,较好地平衡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有助于形成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格局。
(三)一体化的市场架构将促进区域融合
2019年1月,长三角地区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三省一市将通过统一市场规则、统一信用治理和统一市场监管,推动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的形成。2022年9月,长三角地区全面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准入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通过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实质性建设,市场经济活动中含有地区封锁内容、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及政策得以清理。随着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的成立,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合作将更加深化,营商环境将不断优化。目前,140项政务服务事项及服务场景应用实现了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统一登记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统一创新步调的“四个统一”将有助于规则透明、有序竞争与资源共享,同时,也将促进江苏区域供求关系的平衡以及发展要素跨越行政壁垒的融合。
(四)一体化的载体平台将助力区域创新
遵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长三角地区将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形成联系密切、多核网状的协同创新联盟。为了提升区域协同创新的绩效,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一批创新载体相继成立,并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持续推进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及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创新,促进区域内技术信息共享、仪器设备互通、金融体系互融、科技创新券互兑。目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参与该中心建设,和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实行一体化运行。未来,长三角地区将形成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创新高地,为江苏的科技强省建设构筑区域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生态。
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江苏区域发展的新作为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1月30日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江苏更加需要增强各个区域板块的战略组合与联动发展能力,减少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与粗放经营,提高空间开发的效率,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科研共创、产业共兴、要素共享、人才共育,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提升苏南引领型发展的能力
对于江苏而言,苏南现代化具有示范作用与先导作用,而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提升苏南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带动力。为此,苏南需要提升自身的溢出效应,增强引领功能,强化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和富裕文明宜居区的建设,推进工业化加速期向后工业化阶段演化。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这“四新”上苏南需要率先突破,利用科教资源与人才优势,汇聚创新要素,推进自主研发与原始创新,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苏南在进行产业转移时,应注重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可通过技术合作、战略联盟、服务外包等非产权合作方式,使技术转移与产业转移有机结合,以切实带动苏中、苏北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苏南还需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对接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文化品位、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对技术、专利、品牌、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吸引力。
(二)加快苏中融合式发展的步伐
苏中地区具有承南启北、江海联动的区位优势,加快苏中融合发展与创新发展,将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强化在开放背景下集聚要素和配置资源的能力,苏中需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南通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打造高水平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深化江阴—靖江等共建园区创新合作,发挥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优势,深化沿江与沿海开发,发挥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叠加优势,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南北“两岸联动”,支持淮安参与宁镇扬同城化建设,拓展由南向北的纵深带动效应。
(三)探索苏北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苏北的发展,先后推进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园区、“一市一策”等政策措施。未来,苏北将推进生态优势与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发展有机绿色农业、节能环保产业、生态技术产业,实施开发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积极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构建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和旅游观光走廊。全面推进淮安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连云港“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建设、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四)积极建设沿宁杭线发展轴线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以宁杭为次中心,呈现出一个以沪宁、沪杭、宁杭为边的“三角形”。目前,沪宁、沪杭“两条边”已然是经济意义上的成熟发展轴,而宁杭“一条边”还只是设施意义上的交通线,而非发展上的“增长轴”。为了改变这种不均衡的空间结构,要以宁杭高铁与高速为通道,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端,加强沿宁杭线地区发展,形成一个“金三角”。作为宁杭发展轴的核心城市,南京和杭州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大互补性,南京的重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发达,且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杭州的旅游业、轻工业比较繁荣,且民间资本实力较强。因而,南京、杭州要大力发掘自身的优势,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利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契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城市。同时,南京和杭州还须主动强化对周边城市的溢出效应,推进产业升级、延伸融合和集聚发展,提高宁杭城市带的整体竞争力。
(五)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的崛起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虽然谋划已久,然而淮海经济区发展的向心力与辐射力均不理想,是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洼地”。为此,要增强淮海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对外开放,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合作区而非行政拼凑区。首先,需要提升徐州都市圈的集聚力与控制力,发挥徐州交通枢纽、军事要地、能源基地的优势,集聚高端要素,推进徐州与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枣庄、微山、永城七座城市的协作,促使更多的“流动资本”地域化。其次,需要推进苏北与鲁南的竞合发展,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框架下竞争,通过产业水平与垂直分工,推进市场互通、设施互用、资源互享、要素互流,依托利益补偿机制、风险管控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绩效评价机制,达成合作的常态化与长效化。最后,需要增强陇海线与京沪线“十字形”发展轴的联动效应,利用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来推动经济能量的空间传递,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与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六)优化扬子江城市群的功能
扬子江城市群将会为形成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长三角超级城市群发挥增长极作用。扬子江城市群的功能建设不是简单的跨江合作,而是要实现南北岸、上下游、临江与沿江的整体融合;不是单纯地增加城市密度,而是要协调“带、圈、组群”和“港、城、区”的空间关系,形成科学的城镇体系。目前,扬子江城市群需要全面实现沿江工业产品高端化、生产智能化、布局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增强优势制造领域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同时,推进长江岸线资源整合整治,统筹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促进长江岸线和港口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以提升长江的生态品质。顺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整合城市群内的科技创新资源,打破现有各个城市中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中间试验基地之间的壁垒,通过定向布点的方式形成共享型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扬子江城市群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
三、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江苏区域发展的新举措
江苏要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更高水平上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与融合发展机制,在保持各个主体个性和独立活力的基础上,通过互通有无、协作分工、优势互补、有序竞争来提高区域发展合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交通线、产业带、信息网、城市群经纬交织,高密度、网格化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有机联系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也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了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可达性,江苏需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海港建设,完善千吨级航道网络。优化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开辟近远洋航线,与上海在南通共建机场,推动港、航、运协同发展,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多三角、放射状”大交通联动发展格局。依托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加快数字设施的协同布局,强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的功能。以灵活调度、智能适配为导向,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二)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江苏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继续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此,江苏需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构筑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行政管理的设市设区模式;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优化城镇体系,提高空间配置效率。一方面,提升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品质,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防止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发挥南京、徐州、苏锡常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在沿海地区布局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宁杭线等地区培育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具有江苏特点的特色小镇,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三)以产业有序转移平衡区域生产力布局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基础,产业的有序转移将推动区域之间产业升级的转换承接,缩小区域之间经济与技术的落差,从而实现生产力分布的相对均衡。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向苏北转移一直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今后,江苏应加强产业转移的政策引导,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探索构建区域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的联动机制。坚持市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绩效为目标,进行江苏南中北产业的战略协同与错位竞争,加深纵向、横向或互补性的产业联系,通过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建立彼此衔接、互惠互荣、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严把产业承接准入门槛,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产业转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耦合。同时,以启动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突破口,打造长三角地区科技与产业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加入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共建共用长三角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构筑跨学科、高密度、同频率的隐性知识扩散场与技术成果转化场。
(四)以一体化公共服务缩小地区福利差距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目标是共同富裕。目前,长三角正在打破基本社会服务方面的户籍限制,建立相应的财政支出统筹分担机制。江苏需要“聚焦富民”,改善民生,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万众创新,形成更广覆盖、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政策,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结算全覆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多样化可选择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加快消除城乡户籍壁垒,畅通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的渠道,推动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健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实现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幼有优育、学有优教。
(五)以知识溢出效应构筑科技创新共同体
江苏需要依托工业互联网与虚拟创新空间,打破物理空间的局限,在更广阔的空间编织动态开放式的科技创新网络,推动人才流、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快速流动与系统集成。积极开展资源的跨界融合与主体的协同攻关,扩大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构筑共存共生共荣的产业共同体。主动围绕产业价值链布局技术创新链、研发协作链、知识溢出链和服务供应链,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联动性与互补性。通过在长三角地区广结产业联盟、知识联盟、外包联盟、技术联盟,形成安全可控、国际先进的产业生态,为江苏培育出更多一流企业。努力将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负责基础创新)、开发区(承担应用创新)、工业园(完成增值创新)分别培育为创新网络上不同等级的增长极,并通过创新空间的衍生效应、溢出效应与乘数效应,促成创新网络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方维慰.江苏产业空间优化的实践模式与动力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7(05):256-262.
[2]陈江华,于娜.长三角科技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江淮论坛,2021(01):23-28.
[3]郭叶波.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展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04):39-50.
[4]廖常文,张治栋.产业一体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证据[J].经济体制改革,2023(06):62-71.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基于GERT的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编号7177407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方晓红】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