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21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无锡水文化构建路径研究

作者:沈高洁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58   发布日期:2023-12-26

摘  要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无锡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江南名城,其水文化构建必然成为大运河无锡段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篇章。虽然无锡水文化构建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必须加快无锡水文化构建,为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无锡智慧。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水文化;无锡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时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无锡是一座“绕不开运河的城市”,这里不但拥有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象,而且还绵延着千年的深厚水文化。所谓水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与水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所有与水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贯穿无锡千年发展史和文明史的水文化,是历代无锡人民在认识水、探索水、运用水、治理水、保护水和欣赏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和。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加强无锡水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创设文化新高地的必然要求。

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的无锡水文化构建优势

(一)独特的水资源涵养孕育

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北枕长江,南抱太湖,属于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常年雨量丰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无锡的版图内河塘纵横,江南运河、古运河、梁溪河、锡澄运河等河道横贯市内,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水资源可谓极其丰富。在千百年来的城市发展中,水和无锡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构成了无锡独特的社会经济、人文特色和精神内涵,也积淀了延续千年的特色水文化。

(二)深厚的水治理历史底蕴

回望历史,无锡的治水兴水史可谓源远流长。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吴地先民就早已开启了打通天然水道将太湖洪水泄入江海的探索;商周时期,先民们治理江河,着力解决农田引排水的问题;春秋至两汉时期,无锡已经基本形成了骨干水系,并通过芙蓉圩的整治开启了围水垦殖的模式;唐宋时期,针对江南运河开展了重点治理,并全面建设了防洪工程;明清至民国时期,重点进行了河道疏通及大运河堤岸加固整修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无锡已经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水治理体系。在先民们开展水治理的历史长河中,无锡水文化得以不断积淀,处处彰显着无锡人民持之以恒的实干毅力、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和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等水文化精神内涵。

(三)丰富的水文化遗产资源

无锡水利工程文化遗迹多姿多彩。三千多年前,泰伯首开江南治水之先河,为“备民之旱涝”而挖掘的我国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被后世赞为“中国活态运河博物馆”;京杭大运河最早开挖的江南运河无锡段,现如今仍展现着“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独特城市韵味;此外,明代周忱为治五泻水而挖掘的黄田港,还有莲蓉闸、古黄田闸、五泻坝、梁溪堰等古代水利工程遗迹,无不诉说着无锡悠久的治水兴水史,成为无锡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锡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绵延14 公里的大运河无锡段共环括了北塘、城东、城西、南长这四个小段和黄埠墩、 西水墩两座小岛,形成了“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独特风光。大运河无锡段沿线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多达四百多处,其中,古运河河道和清名桥历史街区均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名桥历史街区与荡口古镇先后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运河边的惠山古镇祠堂群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此外,大运河的水还孕育出无锡惠山泥人、留青竹刻、锡剧、锡绣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均彰显着无锡独特的地域文化艺术魅力。

无锡运河工商文化遗存璀璨夺目。无锡“布码头”之称,早在明代弘治年间就已驰名全国;清末,无锡又成功发展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无锡布、米、丝三大码头的兴盛进一步助推了银钱业的发展,至此,布、米、丝、钱四大码头最终形成。码头不仅是展现锡城运河漕运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窗口,而且也催生了以荣氏、杨氏、周氏、薛氏、唐程、唐蔡六大家族为代表的近代民族工商业群体的迅速兴起,使无锡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如今,古运河畔的北塘米市旧址、清名桥旁的永泰丝厂旧址、运河边的茂新面粉厂旧址以及西水东、北仓门、天元坊、蓉运壹号、运河外滩等工商文化地标,都重现着无锡运河工商历史文化的往日辉煌。

无锡水文化历史人文典故灿若星辰。在无锡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关于水文化的历史名人典故不胜枚举。如周泰伯开挖我国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的典故,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伐首挖江南运河的历史,春申君黄歇为整治水利开凿申浦河的举措,东汉张勃进行太湖整治的传闻,明代江南巡抚周忱治理芙蓉湖水患的事迹……古往今来,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关于无锡水文化的印记。如北宋单锷的《吴中水利书》、南宋文天祥的《过无锡》、明代王永积的《锡山景物略》、清代嵇曾筠的《防河奏议》、明代海瑞于黄埠墩上题写的“玩山临水第一楼”匾额、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逐浪吟诗而留下的“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清代无锡金匮知县廖纶于鼋头渚崖壁上题刻的“包孕吴越”“横云”石刻等。此外,无锡一些水域名称也和历史人物相关。如因范蠡偕西施泛舟其上而得名的蠡湖、因范蠡伐吴而开凿的蠡渎、因百姓不满范蠡助越灭吴而聚集两岸大骂的骂蠡港等,这些都与范蠡的历史传闻相关。

(四)得力的水生态保护举措

无锡因水兴城,先民临河而居,逐渐孕育出了温婉宜人、秀美繁华的亲水自然环境。水,可谓无锡城市之魂,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和资源,水清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也是彰显无锡水乡特色和传承深厚水文化的关键。无锡非常重视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我国最早开展湖泊生态水环境治理的地区,如今保存在荡口古镇的清代县衙保护河道碑刻就铭刻着无锡早期开展水环境治理的丰功伟业。近年来,无锡对大运河、太湖以及城市内河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水生态保护举措,使无锡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修复,水体水质获得了明显改善。此外,无锡对临水景观平台进行了增设和创新美化,构建出了一幅秀美的宜人宜居的亲水画卷。

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的无锡水文化构建困境

(一)水文化构建重视度不够

目前,社会各界对水文化的宣传力度稍显不足,一些人简单地将水文化等同于水利文化,而忽视了水文化在传统文化形成、民族精神建构、生态环境优化、审美品位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实,水文化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基本上涵盖了人类在与大自然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所沉淀的识水、用水、治水的认知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其具体涉及生态、地域、工程、社会、精神、美学等方面。目前,针对水文化研究的广度、深度还显得不足,社会大众对水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水文化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偏少,水文化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二)水文化遗产保护不力

无锡水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多彩、光芒闪耀的水文化遗产,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可是,无锡部分水文化遗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有些甚至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无锡的水域很多都是环城而过的,大运河无锡段就贯穿了人口最为密集的老城区,这就需要在推进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此外,无锡水域沿线的文化遗产资源权属复杂多元,涉及市区多个不同板块。当前,多元主体参与水文化遗产保护不够积极,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相对薄弱,必须进一步加大无锡水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三)水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过于单一

尽管无锡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和旅游产品的融合度却不够高,水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稍显不足,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和项目过于单一。首先,在河流湖泊景观建设、水上游线开设、遗迹陈列展示等方面,因受诸多因素制约而存在发展不充分的现象。其次,水文化与旅游项目的嵌入度还不够深,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呈现水域沿线的景点,而缺乏持续地深挖内涵,文旅融合流于表面。最后,无锡目前的水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是依托文物古迹、古镇、故居等文化旅游景区,这与周边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水旅产品融合模式趋同,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四)水景观文化带定位不足

伴随着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锡也面临着水体遭污染、水生态失衡、水文化被破坏的困扰。近年来,无锡一直实施铁腕治污、精准治理、科学治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整体水环境隐忧犹在。此外,无锡许多水域沿岸未能把独特的水文化元素与地形地貌特征加以科学组合,没有建立独具无锡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带。目前,无锡河道两岸更多侧重于商业化打造,一片片喧嚣嘈杂的商业区取代了原来运河屋檐下的人间烟火和枕河的闲适生活,过去那种人水相依“枕河而居”的和谐关系早已难以寻觅。

(五)水文化标识独特性不明显

纵观无锡的地理位置与经济文化发展,城市的水文化特质显露无遗,独有的水生态环境造就了无锡这座“水城”的智慧灵动与诗情画意。目前,无锡把太湖视为城市的文化标识之一,“打太湖牌、唱运河歌、建山水城”是无锡的形象定位。为此,无锡倾力打造了系列太湖风景名胜,但是,由于太湖并不是无锡独有,因此,这些风景名胜不能完全彰显无锡的城市特色。此外,尽管无锡将南禅寺至清名桥这段的古运河倾力打造成“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但应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不足。

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的无锡水文化构建路径

(一)营造水文化构建浓厚氛围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无锡水文化极其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尚德务实、敢为人先的城市人文风貌。为了保护传承无锡优秀的水文化,需要注重水文化的宣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发地方特色水文化教育读本,开设水文化知识普及专题讲座,创设水文化体验第二课堂等举措,让无锡优秀的水文化走进国民教育,培育一批专业骨干助力赓续水文化传承基因;可以借助网络媒体、节事举办、广告宣传等途径,加大水文化主题宣传力度;可以打造一批展示无锡特色水文化的主题展馆,提高大众对水文化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可以做好水文化文艺作品、民间传说、人文典故等搜集整理和创作工作,加强新时代水文化研究与创作。

(二)加大水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流淌了几千年的运河水,凝聚了无锡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优秀水文化,其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无锡因水而兴的古文化遗址、工商文化旧址、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人文典故等各类水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这是传承和利用好无锡水文化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根基。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为保护水文化资源保驾护航。针对大运河无锡段以及市内重要河流沿线的文化遗产资源,要进行精细调查与梳理,逐步建立无锡水文化资源名录和数据库。针对河道沿线的文物古迹、水利工程、历史街区、古镇村落等各类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缮。针对水域沿线的历史文学、名人典故、民俗风情、传统艺术工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非遗文化资料库,做好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扩大社会面宣传,通过借助AR、VR等技术手段突破视觉局限,“让文物和非遗活起来”,让大众多维度、沉浸式地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积极自发地参与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工作中,有效助推水文化非遗艺术的活态传承。

(三)促进水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无锡需要遵循“宜融尽融,文旅相促”的思路,把握温婉灵动的“水”资源与深厚绵长的“文化”资源特色,促进水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一是设计“水旅融合”新产品。近年来,针对旅游文创产品项目的开发研究比较热门,市场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而无锡水文化的现实载体——运河、湖泊、古镇、古桥等都可以成为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研究的优秀素材。通过以“无锡水文化”为主题的文创食品、文创文具、文创日用品、文创服饰、文创饰品等文旅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打造,可以进一步深挖无锡水文化的独特魅力,扩大社会大众对无锡水文化的了解,促进无锡“水旅融合”的良性发展。二是打造“水旅融合”新项目。可以通过氛围营造、活动体验等举措,将当前运河沿线的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融入新的文旅项目产品中,提升旅游项目的新颖度和游客的体验感。如可以围绕无锡市内运河流域,精心打造“千里运河独一环”的游船体验;可以围绕运河边惠山古镇的祠堂文化,创新设计出以“廉洁文化”“家风文化”等为主题的精品古镇文化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水域民俗旅游,把静态的文化遗产和动态的乡村生活结合起来,打造富有无锡水文化特色的文旅体验项目等。三是构建“水旅融合”新模式。可以积极构建“沉浸体验+全域旅游”模式,如通过带领游客品尝太湖湖鲜,游览“江南水弄堂”的运河美景,体验大运河畔“枕河人家”的生活,参与太湖民俗表演等活动,构建“文化有载体,旅游有内涵”的无锡特色“水旅融合”新模式。

(四)加快水文化生态景观带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好水体环境,治理好水质污染,修复好水域生态,是无锡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水文化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因此,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无锡要以水为脉,将城市的特色水文化融入对运河风貌带、环湖风光带、湖泊生态湿地群等特色生态景观带的打造中,努力把大运河无锡段打造成高颜值的滨水生态廊道,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的居民亲水环境,让大运河无锡段这个黄金水道成为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美丽中轴线。同时,可以借助建设水利风景区,打造主题水景观点,运用数字化手段展现水景观风貌等举措,有效实现水文化与景观的结合,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水利功能与人文内涵的契合。

(五)打造水文化特色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品牌形象最能彰显一座城市的特质。无锡要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必须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城市宣传片,可以视为是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水城”无锡可以将水文化作为对外宣传推广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制作一批城市形象宣传片来展现无锡独特的水文化魅力,着力凸显“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的品牌形象定位。此外,碧波浩渺的太湖、繁盛千年的大运河,让无锡这座城市具备了“包孕吴越”的气度。无锡在擦亮“太湖明珠·江南盛地”这张城市文化名片的同时,可以重点依托因水而育的“吴文化”和“民族工商文化”这两大城市精神文脉,着力架构“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千年古吴都,百年工商城”的水文化标识,不断提升水文化在无锡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乔再超.浅析传统水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南方论刊,2021(03):94-95.

[2]庄若江.构建无锡城市文化标识体系的对策思考[J].江南论坛,2020(07):7-9.

[3]王秀伟,李晓军.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异与传承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23,36(04):144-151.

[4]周丙锋,谢新水,李小娟.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扩散的时空演进机理探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06):15-28.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的无锡水文化构建路径研究”(编号2023SJYB10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