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科学方法
摘 要 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包含多重意蕴的整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科学方法推进自我革命,使自我革命的丰富意蕴在其科学推进中得到充分展现。这些科学方法体现为:运用战略思维把握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运用历史思维深化自我革命的精神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拓展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运用底线思维保持自我革命的持久定力,运用辩证思维丰富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完善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运用系统思维优化自我革命的整体布局。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自我革命,是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主动;科学方法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包含方向、精神、场域、定力、路径、机制、布局等多重意蕴的整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科学方法推进自我革命,使自我革命的丰富意蕴在其科学推进中得到充分展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1]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奋斗历程蕴含对这七种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形成自我革命具有丰富内蕴的整体形态。
一、运用战略思维把握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
从思想缘起看,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自我革命的方向决定其引领作用的科学发挥。如何把握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是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首要问题。从战略视角分析问题,运用战略思维把握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全局工作的重要思维方法。从战略视角看,自我革命具有为社会革命提供坚强领导核心的功能定位,自我革命方向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决定党在社会革命进程中的主动性,这就为自我革命提供整体视野和目标导向——自我革命要服务于社会革命全局,根据社会革命的客观需要把握自我革命的方向。
1939年,基于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一的战略研判,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明确了布尔什维克化的自我革命方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开展铸就坚强领导核心。1994年,面对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期的复杂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善于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从而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重要保障。2017年,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出其在“四个伟大”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强调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推进伟大工程。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入阐释了新时代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
二、运用历史思维深化自我革命的精神主动
从历史演进看,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自我革命精神决定了推进自我革命的长期性和彻底性。如何深化自我革命的精神主动是传承自我革命优良传统的关键所在。以大历史观探究演变机理、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发展大势的重要思维方法。从大历史观看,自我革命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必然选择,自我革命的主动性和彻底性决定党长期执政的稳定性,这就为自我革命提出历史视野和主体性要求——在坚定历史自信中深化自我革命的精神主动,不断增强自我革命的自觉和自信。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基于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存亡的周期性现象,提出中国共产党能否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窑洞之问”。毛泽东同志用“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2]作以回答,指明人民监督对于解决党的建设自身问题的重要作用。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以初心和使命为指引,探索出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道,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外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发展壮大。在人民至上理念下,党通过净化和革新自身来自觉回应群众要求,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都是提高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是党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到在此基础上的自省自新的发展,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的自信和精神主动。
三、运用创新思维拓展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
从发展境遇看,坚持自我革命是回应时代课题的必然要求。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决定其发挥思想力量的高度和广度。如何拓展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是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问题。把握社会发展实际,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重要思维方法。从发展视角来看,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体现在破解时代课题而产生的开创性力量,对时代课题的准确把握决定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这就为自我革命提供实践要求——自我革命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回应时代课题。
自我革命的时代场域体现在破解时代课题而产生的开创性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解答时代之问,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指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寻找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及革命胜利后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中积极推动自身的革新和提高,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课题,在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新境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思想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入新时代以来,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对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创新思维,在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提出,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回应时代课题、推进理论创新、强化思想引领的奋斗历程。
四、运用底线思维保持自我革命的持久定力
从现实境况看,坚持自我革命是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必要之举。自我革命的定力决定其防控风险的精度和力度。如何保持自我革命的持久定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问题。全面审视事物发展多种变化,运用底线思维预判风险,是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思维方法。从事物变化的多向性来看,自我革命是及时把控事物发展整体态势的“定盘针”,自我革命定力的持久性和坚定性决定党对于国内外形势的把控能力,这就为自我革命提出长远视野和意志力要求——保持自我革命的持久定力,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预见性地提出警惕“糖衣炮弹”攻击的重大问题,并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在执政条件下继续保持清醒和定力,以忧患意识应对执政考验。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展整风运动从严惩治贪污腐化现象,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下巩固了新生政权。改革开放后,基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党旗帜鲜明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三个务必”,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指明方向。
五、运用辩证思维丰富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
从推进过程看,不断促进自我革命的深入推进是自我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为其深入推进提供依托。如何丰富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是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问题。洞察事物发展规律,运用辩证思维抓住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从整体视角来看,自我革命是一个多向发力共同推进的整体。自我革命路径的协调性和精准性决定自我革命的实际成效,这就为自我革命提供纵深视野和路径要求——自我革命要在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的辩证统一中纵深推进。
自我革命的成效与每一位党员的自省自新密不可分,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托,将自我革命向党员细胞深入推进。这就要求发挥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引领带头作用,通过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的辩证统一,凝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合力,提高自我革命的实际成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重要论断,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并在之后开展了以党的高中级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为重点的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范资产阶级思想对党员作风的侵蚀,党领导开展“三反”运动,清除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改革开放后,党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维护党组织纯洁性、提高党员文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先从对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作出规定开始,发挥高级干部的带头作用,逐步克服特权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3]发挥干部在提高党员文化水平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严管理干部。通过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推动自我革命由“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提升自我革命成效。
六、运用法治思维完善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
从推进效果看,不断促进自我革命的长效推进是自我革命发展的现实要求。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为其长效推进提供保障。如何完善自我革命的长效机制是长效推进自我革命的关键问题。注重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整合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思维方法。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以法治轨道推动各项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从法治视角来看,自我革命蕴含自我纠错机制。自我革命的规范化法治化决定自我革命的长效运行,这就为自我革命提供法治视野和治理导向——自我革命要坚持法治导向,不断推进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通过党内法规为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需要,开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探索。通过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等党内法规,强化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制定较详细的党内法规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指明了党内法规在推动自我革命整体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开展执政条件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探索,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积累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后,基于邓小平同志“没有党规党法, 国法就很难保障”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等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自我革命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和依规治党,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加快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4]通过自我革命的法治化建设,推动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管党治党效能。
七、运用系统思维优化自我革命的整体布局
从发展向度来看,不断提升自我革命的整体效能是自我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优化自我革命的整体布局是提升自我革命整体效能的重要问题。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优化布局,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执政本领的重要思维方法。从系统视角来看,自我革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自我革命布局的系统性决定自我革命的整体效能,这就为自我革命提供系统视野和优化向度——深入认识自我革命各要素间的内在关联,不断优化自我革命的整体布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毛泽东同志“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将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开展革命工作的中心环节,以思想建设为首位开展自我革命。通过“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锻炼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5]新中国成立后,基于一些党员存在的思想作风不纯、脱离群众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作风建设方面的自我革命。通过开展一系列整党整风运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奠定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基于邓小平同志“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制度因素在系统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将党建领域的制度建构和完善作为重要工作。通过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完善总体布局各要素的工作重点和系统衔接,逐步发展成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定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通过对总体布局各要素的定位进行进一步优化,推动自我革命的整体推进和协同发力,提升自我革命的整体效能。
当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自我革命,将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一九二一——一九七五)[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39.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50.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49.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评析”(编号22KDB005)的阶段性成果。
(张舒瑜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咸鸣霞】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