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12-27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学术探讨 首页 >

论系统思维的时代价值与运用路径

作者:徐柯柯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77   发布日期:2023-9-4

摘  要  系统思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最新一项思维能力,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时代价值体现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必须培养系统思维能力,掌握系统思维运用路径。要善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要深入考察、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要协同联动推动系统有序发展,要学会以开放思维跳出系统看系统。

关键词  系统思维;整体性;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系统工程,就必须具备系统思维能力,而系统思维正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最新强调的一项思维能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时指出,“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2019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论述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时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时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由此,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五项思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六项思维”,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七项思维”,思维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努力掌握系统思维。

一、系统思维的理论意蕴

(一)系统思维的内涵

什么是系统思维?古罗马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忒修斯之船”的问题:忒修斯有一艘船,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船体如果有木板腐烂,会被新的木板替换掉,久而久之,这艘船的所有木板都被换过一遍,请问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吗?古往今来,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物体是否等于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的总和?而如果从系统角度出发,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忒修斯之船”是一个系统,系统不是一堆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由若干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功能的整体。所以,即使组成这艘船的要素即木板全被换掉,但整体的连接和功能不变,那就还是原来那艘船。这种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研究系统的连接和功能,从而对研究对象形成全面认识的思维方式,就是系统思维。

(二)系统思维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船由木板组成,但船的功能显然与木板不同。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系统的性质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要做到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首先要有整体意识,自觉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客观来看,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一个局部,总有自己无法看到的整体,环境和实践的局限性很容易让人们形成片断思维的习惯。系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就是要承认自身的局限性,不要忘了整体,时刻关注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二是结构性。组成船的木板并非胡乱堆砌,而是有其特定结构的有机整体。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系统结构,而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系统就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系统思维的结构性特点就要求在具体的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系统的结构,不断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使系统更好地发挥功能。

三是发展性。木板被不断替换,船也在相应发展。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系统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有可能从无序发展到有序,也有可能从有序发展到无序。系统思维的发展性特点就是要形成动态思维模式,时刻关注系统的演化过程,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有效的调控,引导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发展。

四是开放性。旧的木板不断腐烂,新的木板不断加入。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都存在各种联系,系统要想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发展,就必须向外部环境开放,以获得必需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同时也必然向外部环境、其他系统输出物质、信息和能量。系统思维的开放性特点要求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思维,关注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互动交流,推动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系统思维的时代价值

(一)历史之维的时代价值

从历史之维探讨系统思维,有利于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以朴素的眼光,从整体性思维出发,形成独具特色的系统存在论、系统过程论、系统认识论,他们以系统性眼光考察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描绘出各式各样的宇宙图景。[1]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在属性和功用上不同于部分”。近代西方思想家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人对系统思维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维,古人在其生产生活实践中,已经学会用整体性思想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古代的《周易》八卦和五行学说,都是从整体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朴素系统观。传统的中医学把人体看作各个器官密切联系的一个系统,中医诊疗要考虑病人自身的整体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哲学理论,探究知与行的关系,是认知领域的系统思维。

(二)理论之维的时代价值

从理论之维探讨系统思维,有利于充分挖掘其科学性。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互相联系的事物构成的一个整体,每个物体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都体现着整体的联系。在研究和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体现系统性原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经验观察出发,指出社会结构是从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阐明了社会结构同生产之间的必然联系。[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些要素,“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4]列宁指出:“社会这一活的机体并非各种要素的机械组合或随便搭配。”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研究社会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阐明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揭示出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展现了社会系统演化的前景,为优化社会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实践之维的时代价值

从实践之维探讨系统思维,是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实践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一词出现11次,“体系”一词出现77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一词出现18次,“体系”一词出现119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是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必须坚持和运用好。

首先,系统思维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 [6]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发展进程中,正逐渐进入世界舞台中央,面临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复杂,也呈现出系统性的特征。从我国内部来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体制机制的弊端还没有彻底消除,社会在转型升级中矛盾问题还不少;从外部环境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威胁和挑战不断加剧。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形成系统方案,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化解危机。

其次,系统思维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把治理国家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综合考虑,确保各项制度高效协同、互相促进,最终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产生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成果。

三是系统思维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因此,只有运用系统性思维,采取系统性实践,才能确保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系统性目标。

三、系统思维的运用路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运用系统思维谋划工作、推动发展是一项重要能力,但系统思维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只要了解其重要性,就能运用好系统思维。必须克服从经验中得到的局部的、零散的、短期的非系统思维,培养运用系统思维的自觉性,着力强化系统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方法,系统解决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

(一)要善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善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既要大尺度、大跨度、全维度地看问题,又要抓住主要矛盾,系统思维就是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这一对辩证矛盾有机统一起来。其次,要善于从整体上解决问题。主要做好以下三个环节:解决问题前的战略谋划、把问题作为系统工程来解决、建设系统队伍。通过战略谋划确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大政方针,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系统工程来组织安排,由系统队伍负责总体实施,就能够实现从整体上解决问题。[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有的工作都要从这两个大局出发去谋划和开展。一方面,对局部有利、但对大局不利的事情不能做。比如,一些地方为了区域经济发展,违背中央“房住不炒”的原则,放纵房地产行业的投机化、金融化发展,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这种只顾局部利益、不看大局的行为要坚决摒弃。另一方面,对局部不利、但对大局有利的事情要坚决做。比如,有些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比较丰富,可以通过开发这些资源获得丰厚收益,但在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下,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无疑对局部的利益产生了影响,但从大局来看则是非常正确也是必须要做的。

(二)要深入考察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

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如果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得好,就能产生“1+1>2”的效果,而如果组成部分之间协调不好,那就会产生“1+1<2”的后果。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就代表系统的结构,一般都隐藏在现象背后,难以完整把握。首先,要把握系统的框架结构,如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布局、不同组成部分的职能分工等,这些易于直观把握。其次,要区分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易于发现,深层结构则需要理论洞察力。比如,马克思洞察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把社会系统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层次。最后,要区分把握系统的硬结构和软结构,系统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职责分工属于硬结构,组成部分的信息关联如内部文化等属于软结构,硬结构问题易于发现和解决,而软结构问题往往复杂微妙、难以解决。[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谋划,不断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结构,这个结构的关键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才能让各级政府、各个条线、各个领域更好发挥作用,才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同时,在决策部署层面,要加强战略性布局,合理组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寻求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结构,使各组成部分能够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三)要协同联动推动系统有序发展

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改变状态,它时刻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不断动态变化之中,所以思维也应该是动态思维,即把对象看成动态系统来认识,避免形成把系统看成一劳永逸、静止不变的静态思维。当今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不可避免会出现起伏震荡,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系统的变化状态,及时采取联动的应对措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稳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要让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比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同发展,促进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要同步考虑,确保发展和安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城市化和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打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工农互惠的城乡关系;建设开发与生态保护要保持平衡,既要开发,也要保护。

(四)要以开放思维跳出系统看系统

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才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量。据此,人的思维也要开放,要善于跳出系统思考问题。当前,人们系统观念的意识逐渐增强,一般可以把自己处理的对象当作系统看待,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是完整的系统思维。同时,还要主动跳出这个系统,从更大的系统中来认识自己的直接对象系统,同时做到这两个方面才是完整的系统思维。在这个急剧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时代,善于运用开放思维、跳出系统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推动全球发展。只有秉持共同体理念,相互合作,才能更快地恢复经济、推动发展。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维护全球安全。在世界紧密相连的时代,维护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和平与安全是各国共同的任务,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确保自身绝对安全,各国必须坚持同向而行、合作共赢,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优化全球治理。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和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景剑峰.古希腊早期自然观中的系统思维[J].系统科学学报,2023(3): 1-5.

[2]杨玉成,王千阁.坚持系统观念谋划推动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24-3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37.

[5]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7.

[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

[7]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二):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4):1-6.

[8]苗东升.论系统思维(四):深入内部精细地考察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2):1-5.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易玉洁】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