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湖州实践
摘 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的探索作为样本,探讨三个问题,为什么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何付诸实践?以此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缘由、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湖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频发各种极端天气事件,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让无数人失去生命、无家可归,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挑起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生态问题早已跨越了环境和经济领域,渗入到政治和社会领域,甚至牵涉到全球安全问题。许多国家围绕石油、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争执不休,不少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沦为战乱的爆发地。在深度全球化的时代,所有国家、地区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前,谁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一)为破解西方式现代化困境提供中国方案
西方式现代化发轫于18世纪中期。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资本主义创造积累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的成功使工业文明迅速称霸世界,但其秉承的是技术领先,效用至上,征服自然,积累财富的理念,树立的是“我消费故我在”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采用的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塑造了崇拜增长占有、囤积财富的生存方式。自然界这个人类文明的“根源”被当作可以无限榨取的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相伴而生且愈演愈烈。人类假借现代化之名、科学技术之力,在大自然的躯体上烙上了累累伤痕,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通过大肆掠夺自然资源较早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优化本国的小环境,把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反过来却制造污蔑他国的环境威胁论,肆意践踏各民族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权力,不惜一次次挑起争端。比如,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板上钉钉,未来风险灾难深重,但美国为了一己私利,任性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候协定》。显然,生态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找准了西方式现代化发展悖论的关键症结是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严重扭曲,并对应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既是捍卫我国发展权与环境权的必要,也为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崭新路径,为人类文明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人类社会如何实现永续发展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方案。
(二)为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统筹谋划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已历经70多年,与新中国的发展同步。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绿化荒山、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倡导节约、反对浪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借助科技创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统筹环境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逐步建立、完善,初步形成体系;此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正式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九大第一次阐述现代化的“绿色”属性,“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进一步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新的长远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对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性、深刻性的认识,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大国的绿色担当和生态自觉。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原创性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础条件,“现代化”是目的和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归根到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彻底摒弃西方式现代化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生活方式,崇尚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新路。
二、湖州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要举措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首提地、绿色发展的先行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策源地。进入新时代以来,湖州一如既往地保持当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政治自觉,在发展实践中不断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分量,先后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4)、首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7),在全国较早实现国家生态县区全覆盖。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治理方面,湖州乡村治理的“余村经验”和小城镇治理的“织里之治”享誉全国;2022年,湖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3%,人均GDP为113003元,接近低等发达国家水平。日趋优良的生态环境让湖州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推动湖州成为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做到“不负”,最根本的就是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转化为全体人民的道德自觉、行动合力。
一是强化市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在全国率先成立并实体运行湖州市委生态文明办,以坚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初步破解了整体统筹不足、各方合力不够等难题。
二是营造你追我赶的干事氛围。湖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的嘱托,推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三驾马车”,在各自的赛道中尽心竭力,党员干部、企业家、普通市民共同投身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
三是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湖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内在关联。湖州人民从看着干到跟着干,再到主动干,人人争当“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的形象代言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强劲。
(二)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湖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早,是一个在痛定思痛中倒逼转型、壮士断腕中力求新生、艰难前行的过程。2022年7月,湖州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担当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探路先锋。
一是修复生态本底。2005年以前的湖州,因为炸山开矿而污水横流,守着太湖没水喝,老百姓怨声载道。为此,湖州破釜沉舟,开展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五水共治”,建设“清新空气示范区”“无废城市”,治源头、治短板、治重点。正是因为超乎寻常的重视程度、毫无情面的严格督查、不上则下的考核夺鼎、全民皆兵的合力攻坚,才有了今日的水清、岸绿、景美,全域劣V类水体率先剿灭。截至2022年底,湖州在美丽浙江考核中获得“十连优”,第8次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
二是擦亮产业绿色。2004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长兴县调研时,勉励当地企业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希望企业能够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做法摆脱原来小乱散的粗放经营模式。为此,湖州大力开展低散乱行业整治,抓住污染产业这个“牛鼻子”,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蓄电池产业为例,通过2004年、2011年两轮整治提升,企业数量由225家减少到16家,在大幅减少铅排放量的同时,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了14倍、6倍。湖州绿色矿山建设也是可圈可点,在产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是国家唯一一个市级的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三是倡导绿色生活。生产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促进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了培育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湖州开发了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测评体系,推广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目前,湖州城乡公交实现100%纯电动化,“生态绿币”在全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获评全国中等城市第一名,基于碳减排量流动转化的“核算减排量—减碳量交易—普惠反哺”闭环得以形成,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四是发展生态经济。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考察时,看到余村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精彩蝶变时说:“当年我在浙江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在这里,美丽乡村已经成为现实。”对于湖州来说,广阔乡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乡村旅游是湖州美丽经济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德清的“裸心”、安吉的“大竹海”、长兴的“上海村”、吴兴和南浔的运河古村,湖州各县区的旅游产业各具特色、各显神通。湖州创新推动了“两入股三收益”“两退出三保障”以及农业“标准地”等一系列改革,普遍建立了“企业+村集体+农民”“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中,“两入股三收益”模式、“飞地抱团”模式等,都是经实践检验过的、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2022年,湖州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1044元、44112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1。
五是着力科技创新。秉承着“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的理念,2020年以来,湖州部署实施了“五谷丰登”规划,大力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致力于打造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绿色智造基地和绿色创新发展之城。湖州的研发经费支出(R&D)逐年增加,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目前已提升到3.15%。
(三)实施最严格制度与最严密法治
生态文明制度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起着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的作用。2022年,湖州因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第一批生态文明督查激励。
一是突出生态法治。自2015年7月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湖州已经制定了18部契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为了确保制度和部署能够落地,湖州狠抓督查。特别是湖州电视台配合“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辟的《看见》栏目,动真碰硬、一督到底,全力推动行政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二是注重生态考核。2003年,湖州着手设计绿色GDP考核体系,并于2008年把绿色GDP纳入对县区的综合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指标涵盖发展质量、产业发展、创新能力、节能降耗、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占比逐年提高,在2016年度区县综合考核指标设置中约占35%。湖州生态考核不是达标制,而是竞争制,每年还要进行2次群众满意度测评。
三是统筹生态治理。全面深化“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构建党政同责、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推进“3+X”模式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模式,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推进天然林与公益林并轨管理,合理国土空间布局,筑牢市域生态安全基础。深化公检法环联动机制,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设立“生态联勤警务站”,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村民增收致富的实现路径,被《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认定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
(四)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化,关键是要打通体制机制堵点,拓展转化的通道、提高转化的效率。
一是推动GEP核算成果应用。湖州创新设计应用了融合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数据与规划设计的GEP核算辅助决策系统,为考核地方绿色发展、评估生态资源固碳能力、优选项目招引区域等提供决策参考。推进重点项目“GDP+GEP”双核算双评价,以GEP核算量化评估项目生态效益,推出项目GEP绿色金融贷,为项目主体和农户提供绿色金融增信支持。“两山贷”“生态贷”“碳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有效推动了绿色项目的落地,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聚。
二是创新搭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耦合关系。湖州牢牢把握住广阔的乡村区域,通过“两山合作社”,把原本零散的园地、林地、湿地、矿地、山塘水库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闲置宅基地、农房等特色生态资源聚集起来,经整合提升后招引工商资本专业化经营,实现生态产品溢价。全市形成了竹林碳汇、“星光农业”、低效工业用地盘活、艺术赋能等一批有效的特色转化模式。
三是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湖州遵循“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获利”的原则,聚焦河流、耕地、公益林、湿地等,探索构建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市政府设立1.5亿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区县之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生态补偿;德清县、安吉县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建立了京杭运河、苕溪流域补偿机制,并成立杭湖“流域共治”联盟;安吉县每年安排7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流域上下游乡镇(街道)生态补偿。
三、湖州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既要经济发达、产业兴旺,又要保护生态、节制开发,还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但受制于自然资源禀赋,许多地方很难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不深、补生态文明建设短板不足、防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风险不严、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不实、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够,生态文明理念没能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政策,等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湖州给出了很好的启示与参考。
(一)生态文化是认识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重点关注人民群众怨言多、反映大的环境领域,全力优化生态产品供给。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主体,亟须树立整体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消费观,承担起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倒逼和引导产业的绿色转型,并通过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方式,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重要举措
绿色、循环、低碳是一个交叉重叠、有机统一的整体,绿色发展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自然资本增值;循环发展侧重于降低消耗,形成生态产业链;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研发,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增加碳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提供可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共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绿色科技创新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产出水平,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三)环境治理体系是根本保障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场全民行动,政府、企业、公众,一个都不能少。当前要加快构建多主体联动的“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大生态保护体系,形成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衡的生态治理结构,提升防范化解生态风险的能力。
本文系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浙江省生态安全建设对策研究”(编号2022JDKTYB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中共湖州市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江洁】
最新期刊
第十二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