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论
摘 要 以什么样的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立足国内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现实境况,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国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总结与升华出一系列原创性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总体而言,这些原创性的科学方法论主要表征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建章立制方面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即要坚定不移运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要运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由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决定的。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制造业、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经济体、商品消费以及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在取得如此巨大经济发展的同时,亦面临着依然突出、尖锐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难题,尤其是体现高发态势的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面临大气污染严重,土地退化、荒漠化严峻,水环境治理难度加大等环境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对国内外生态问题展开了深度的思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态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的中国生态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开辟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新境界,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论。
一、人与自然关系方法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大自然,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研判和预设生态文明建设准则、目标与发展道路的基本遵循。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味着自然界对人而言占据着时间上的先在性和空间上的基础性,也就是说,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视角,无论是在纵向的时间性中还是在横向的空间性中,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盲目地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因此要始终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生命有机体,做到对自然界既讲索取又讲投入、既要利用又要建设。假如人类的行为方式是逆行的,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藐视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那么将会是恩格斯提到的那番景象:为了得到耕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烧掉了与之生存密切关联的森林,然而“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基于此,恩格斯意味深长地强调,人类不能过于因暂时战胜自然而深感骄傲,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唯有将遵循自然规律作为前提与原则,方可“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确取得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但因走一些“弯路”而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也不容忽视,它们甚至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进而有效化解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成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遵循。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证方法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是树立与践行“两山”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来的创新生态理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方法论。“两山”理念内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性,既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不可或缺一环,也是化解污染问题的科学方略,它开辟的是一条“绿色生产力”之路,其内在要求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即既在保护环境中推动经济发展,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实现环境保护。因此,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讲属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科学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看法,无论是国外亦或是国内都存在着“两个中心主义”的长期论争:“人类中心主义”秉持“人类本位说”,强调整个世界是人的世界,世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所赋予的,由人类行为方式而引发的“生态灾难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问题,不能归咎于人类的行为”;“生态中心主义”则标举“整体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只是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应当采取“零增长经济模式”或“向原始社会回返”。总的来看,“两个中心主义”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时的表现在于:“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必须加快发展,为发展而付出生态环境代价在所难免且是必须的;“生态中心主义”则坚称,发展会损害生态环境,因而要减缓发展甚至停止发展,否则得不偿失。这两种观点显然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严格对立起来了,各执一端,无法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问题。“两山”理念是对这两种观点的批判与超越,它不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而是强调自始至终要坚持辩证思维,即“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处在一定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的场域之内。
三、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法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其内容主要涵盖:对新发展理念的坚持与贯彻;科学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摆在最突出位置;禁止用生态环境换取暂时经济增长的行为,让中华大地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从而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基于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两山”理论作为秉持的核心理念,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则是对此理念的实践方略,也就是如何把理念转变为现实的举措和途径。作为“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其基本要义就是加快构筑符合自然规律的绿色发展生态体系,以此“谋求更佳质量效益,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方面,要把推进产业、空间以及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视为聚焦点,使之形成具有统筹协调机制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互融的现代化社会。基于此,推进绿色发展的举措及方略就包含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形成方面,重点是全面推进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当前,由于西方消费主义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使我国社会在近年来出现了极为过度的消费和奢侈浪费现象,其程度触目惊心,而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存在“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就要对这些过渡和奢侈消费现象进行抵制,在全体公民中力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因此,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一以贯之地践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便成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而且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论。
四、系统方法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达至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环的中断都有可能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这种内部诸要素、诸环节紧密勾连的生态系统,无论是进行保护亦或是进行修复都需要统筹兼顾的系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就属于这样一种创新的生态治理方法论。之所以要坚持系统观,是因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有机系统,它们以系统的方式存在是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进行系统治理的内在支撑。恩格斯提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其内蕴的所有事物皆“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这些事物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由种种联系和互相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人们越是认识到自然万物的关联性、一体性,那些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正是立足这样的哲学地基,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展现了一种紧密的内在关联状态,如田作为人的命脉,其自身的命脉又在于水,而“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的思维与举措上应当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方法论,根据生态系统自身运演的协同性及其内在规律,把整个自然生态的诸“部件”统筹综合起来考量,“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这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治理方法论在具体实践中是把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视为核心任务,不断发展与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持续推进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构建,以此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五、制度保障方法论: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运用法治方式处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始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1979年9月,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试行)》,随后又相继制定、颁布并实施了与治理保护水体、海洋、森林、草原等密切关联的法律法规,拉开了运用法治手段保护环境的序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严格贯彻与落实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因为依法治理生态环境,“是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保证”。生态法治思想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完善,到了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实现创新转变,形成了法治与制度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障制度。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讲属于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既然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便不可能单纯地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去实现,而是必须要依靠制度与法治这种“物质力量”去实现,也就是说,唯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方可得到可靠保障。事实上,依靠制度和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方略,早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就较为鲜明地提了出来,并在之后不断得以发展与完善。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渐尖锐化,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制度和法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引发了极为尖锐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当前的“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是更为深层的因素。因此,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在制度化之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坚持“以八项制度为重点”,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特征,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法治化之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领导干部责任实现挂钩,领导干部如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负有责任,必须严肃追责、终身追责。
结语
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形态,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使命与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从而有效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便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最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方法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底蕴,展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度把握。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是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方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齐头并进、共同发挥,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与方法原则。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法论的具体表征,它把社会的发展方式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统一起来,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重要方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是系统方法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必然要求,其着眼于整体的治理思维,以统筹的方式、协调的方式对生态系统进行治理,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重要方法论。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制度保障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借助于制度的权威性、震慑力守住生态红线,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各种生态问题。总之,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唯有坚定不移地贯彻与落实这五个方面的科学方法论,推进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可达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9]陶廷昌.历史生成、内涵旨要与时代意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生态观的三重论析[J].理论界,2021(09).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史研究”(编号20BKS1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江知】
最新期刊
第十二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