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响“创业江苏”的十年探索与启示
摘 要 创新激情燃烧,创业梦想绽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江苏通过创办科技创业大赛,把创新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释放创新与创业的叠加效应,探索以科技创新引导人才创业、以人才创业促进科技创新之路。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委宣传部等10多家单位联合举办“创业江苏”科技大赛,使创新与创业在大赛的平台上“嫁接联姻”,大赛活动与科技部等单位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有机结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创新与创业互动并进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创响;“创业江苏”;十年
创新,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业,人们一种创造性劳动方式。创新创业是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创业者是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迎着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创新创业的浪潮,2013年“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在江苏拉开大幕。十年,江苏创业草木繁盛;十年,江苏创新杞梓成林。大赛从赛马场上选骏马,到百花争艳竞相妍;从夯基垒台成厚势,到数智赋能创未来,愈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响“创业江苏”的十年探索成就
赛马场上选骏马,竞赛途中抢机遇。2013年,“创业江苏”科技大赛开展以来,始终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益支持、促进发展”的理念,擦亮了国家、省、市和园区“四级联动”的创新创业服务品牌,形成了从地方赛、专项赛、省行业赛到总决赛的赛事格局,大赛成为江苏科技创业项目展示的“大舞台”、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集聚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的“强磁场”。
(一)创新与创业“联姻”,厚植科创沃土
十年来,江苏赛区报名数和获奖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9-2021年江苏企业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赛区首位;一批批参赛企业陆续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一批批参赛企业已成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二)科技与金融“对接”,增创科创优势
科技是基础,产业是关键,金融是活水。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密不可分,金融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为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难题,通过举办科技金融进大赛企业系列活动,开展“科技金融进孵化器”行动,有效加快了科技型企业与金融的深度对接。自2011年江苏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份以来,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不断加大科技和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速度。如江苏银行加快“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实施“苏银强链”行动,聚焦“卡脖子”、高精尖缺重点领域,首创“卡脖子专项贷”“专精特新贷”,精准支持一批链主、“卡脖子”、隐形冠军企业。
(三)成果与政策“协同”,优化科创生态
“江苏创业”科技创新大赛,坚持把获奖企业、创新成果与后续的政策扶持、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大赛获奖成果转化为载体,以孵化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政策金融扶持为保障,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落实大赛专项政策,扶持了大赛优胜项目。对获得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创业团队、初创组企业和成长组企业给予省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对参赛项目给予江苏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和江苏省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支持。江苏各设区市加强制定落实地方配套支持政策,重点为参赛的优质项目给予地方科技计划支持、提供科技园区落地孵化、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四)塑造与推介“共振”,打造科创品牌
大赛选骏马,评选新典型,传媒加推广,科创塑品牌,这是“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实现先进典范与宣传推广“同频共振”的生动描述,也是把竞赛的力量与榜样的力量有机结合的生动阐释。十年来,将大赛评选出来的一二三等奖作为先进典型,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推广策略,不断提高大赛影响力和知名度,成功打造了“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品牌。
二、创响“创业江苏”的十年影响
积十年之功,聚创业之力。“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显著增强。
(一)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创业大赛举办的深入推进,吸引更多的创新团队和大众参加创新创业,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意识更加浓厚。参赛的主体增多,报名数从2013年首届的1633个增长到第10届的6500个,累计吸引海内外近4万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大赛组织机构更加完善,大赛指导单位由最初6家扩大到10多家省级单位,部门协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大赛承办单位规格提高,由最初1家工业园区扩展到国家级高新区和地方人民政府承办,累计50多家单位承办省级大赛;地方办赛的积极性增强,由最初几家设区市科技局举办,到13个设区市全部举办地方赛。通过大赛,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更加完善,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自觉行动进一步形成,积极践行新理念的意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全民创业的热潮蓬勃兴起
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增设苏南全球创客大赛,创客成为全国关注的群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潮流。这一届江苏启动“创业中国”苏南创新创业示范工程,首届“苏南全球创客大赛”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举办,由此引领江苏的创新创业从精英向全民扩展;这一届比赛累计吸引3242家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其中124家海外创业团队,大赛报名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第四届江苏创业大赛增设欧洲分赛区,吸引北美、德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68家团队报名参赛。第六届创业大赛辐射全省13个设区市以及北美、欧洲、大洋洲三个海外地区,共吸引4300多个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同比增加25%,再创历史新高。
(三)凝聚发展的动能与日俱增
逐梦大赛舞台、演示创新项目、释放创业激情、促进创新发展,印证着参赛企业、团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动力的显著增强。十年来,大赛以赛引才、以赛引智,为江苏本地引进培育了一批创新人才及团队,一批又一批创业团队赛后落地发展,集聚了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大赛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围绕实施“创业中国”苏南创新创业示范工程,搭建创客互动交流平台,围绕纳米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四)创业大赛的影响更加广泛
经过十年深耕与打造,“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的品牌更加响亮,大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获奖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科技创业政策解读逐步深入,江苏创新创业故事的传播感人至深,创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宣传家喻户晓,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多样,“创业江苏”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动并进,大赛在江苏和全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江苏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传播力最强的创业类品牌赛事之一。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各类媒体宣传报道5000多次,“相约苏小创—讲述江苏科技创新创业故事”网络专题获得2020年江苏科技好新闻一等奖,“科创第一课”网络报道获得2021年江苏科技好新闻三等奖。
三、创响“创业江苏”十年的启示
十年科创燎原,十年风生水起。“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的生动实践,谱写了江苏创新创业的宏伟诗篇,揭示了创新与创业融合发展内在规律,彰显了创新创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创新创业的科学规律
创新是创业的源头活水,创业是创新的实践结晶。十年“创业江苏”大赛的每一个创新亮点,创业成功的每一个蝶变,记录着数以万计的科技企业在这个平台竞技,数以千计的科技企业在全国崭露头角,一批批科技型企业和人才茁壮成长。十年来,大赛作为江苏最大的众创空间和最强的众扶平台,是全省科技系统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招引优质项目落地、扶持创业企业成长、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江苏科技战线展现新成果、发掘新人才、培育新种子、催生新业态、赋予新动能的重要平台。实践证明,只有将科技人才创业作为科技、人才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让高校院所更好地创新创业,让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创新创业,形成全省上下共抓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
(二)始终坚定不移地拓展创新创业新路径
谋高质量发展之“势”,必须依赖创新创业之“形”。“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所形成创新创业机制的独特优势,以有“形”的创新创业制度活力发掘创新发展的竞争之“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拓展了以创新创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大赛搭建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让众多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施展才华。先进的服务平台产生先进的生产力,最为现实有效地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大赛强化协同创新创业合力,以评选创新优胜项目为抓手,完善创新创业的协同机制,推动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赛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明晰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方向,完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大赛高标准评选提升创新创业质效,用好用活竞赛评比的“指挥棒”,发挥了创新创业高质量的“风向标”作用。
(三)始终坚定不移地弘扬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
激情闪耀梦想,创业成就未来。只有创新创业为梦想所驱动,才能坚守初心、奋勇拼搏、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创业江苏、创圆梦想”成为“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的最鲜明品牌。数千个创新团队、参赛企业的参赛历程,实际上就是创新创业最鲜活的故事,也是创新创业、追逐梦想的生动实践。十年来,中央及省级各类新闻媒体报道大赛5000多次,累计报道400多个创新创业者的动人故事,累计推送20多个创业人物登上央视二套《创业英雄汇》栏目,一展江苏创新创业时代风采。《众创之路》《筑梦》《创业江苏·梦想成真》3本图书,叙说着“创业榜样”“创业之星”的感人事迹,阐释着每一个创新创业者的成功密码,提振着无数青年创新创业的精气神,凝聚了扛起新使命、建功新时代、助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四)始终坚定不移地激发创新创业人才潜能
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驱动力;大赛,是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十年大赛的生动实践表明,人才在创新创业中发现,也在创新创业中砺炼,更在创新创业中成就未来,创新创业成为人才锻炼成长的主要阵地。一是人才潜能得以发挥,大赛聚焦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主题,激发了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人才价值得以实现,通过大赛让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使闲置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三是人才事业得以发展,通过大赛使人才找到了创新创业的方向和实践的路径,在优胜获奖项目的建设中办企业、兴产业,在企业和产业的壮大中成就自我、造福社会。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江辰】
最新期刊
第十二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